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推拿疼痛科 (共3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推拿科成立于1978年,按照卫生部的指示,东直门医院成立了这一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科室。推拿科历经30余载发展,几代人的努力,将中医骨科大师刘寿山教授开创的“宫廷理筋术”这一学术流派,进行系统的传承与发扬,使得推拿科整体水平达国内一流。推拿科历来注重科研进步与人才培养,并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特色科室。尤其是在2008年推拿科牵头成立了疼痛科(归属推拿科统一管理)后,拓展了推拿科临床治疗范围,推动了中医疼痛学科的发展。科室现为全国推拿学会委员单位、北京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务院学位办“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推拿科在国际、国内推拿学领域及中西医结合疼痛学领域中有很大影响。
 
  推拿科现共有医护人员42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20名。推拿科现有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每年平均培养6名临床型推拿硕士研究生,已经累计培养18名临床型推拿硕士研究生。推拿科设有软伤病综合门诊治疗室6间,专科门诊3间,专家门诊2间。并设有经络腿浴腿疗门诊,推拿减肥门诊,中医熏蒸室等6间特色诊室。中医微创治疗室、中西医结合微创疼痛治疗室4间及中医理疗室2间,并配备有价值数上百万元的专科治疗、康复理疗和急救设备。
  推拿科连续3年门诊量居医院第一位,其中日门诊量平均达650人次左右,2008年年门诊量达到了18万人次,2011年有望突破20万人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同心--共铸中国心”迪庆大型公益活动

7月7日至15日,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社工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开展,来自北京等地的450余名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走进迪庆下辖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3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乡镇、村庄、寺庙等30个点开展大规模义诊活动,并为当地医护人员和各族群众开展30场专业培训和健康培训。 迪庆地区平均海拔3380米,7月正值雨季,能见度低,滚石、塌方、滑坡等常常阻断道路,困难重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徐林教授作为北京骨科专家团团长,带领五名医生翻山越岭,顽强的克服着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等困难,深入云南偏远藏区,为当地百姓进行小儿脑性瘫痪的筛查和骨关节病的诊治,给当地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学术讲座及技能培训,并为当地贫穷患儿捐钱捐物。在短短的9天义诊时间里,共诊治骨关节病患者2000余例,筛查脑瘫患儿38人次,符合手术指征的23人次。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8月28日上午,医院派车由专家带队亲自到西客站接回来4名已筛查的脑瘫患儿,同时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北京中医医院、309医院等三甲医院专家和“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的领导及志愿者也来到北京西站迎接已经筛查的手术患者,北京西站特别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远道而来的藏区同胞提供便利。 9月3日,经过各种术前检查、专家讨论,来自云南香格里拉的4名孩子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经过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患儿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活动度较前明显好转,患儿及家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术后第二天,医院晏军副院长带领党院办尹丹主任、社会工作部于国泳主任、赵丽红主任等亲自来到孩子们病床边代表医院和上级领导送来了温暖和关怀,给藏区孩子们带来了玩具、文具、水果、月饼等,陪着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病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爱意……. 晏院长说:“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是对“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的关注,我们有幸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医院为藏区手术患儿提供最先进的医疗手术技术,尽最大努力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把爱心传递下去,努力为改变当地的医疗贫瘠状况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徐林教授说: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及时救治能够改变其一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将始终全力救治这些脑瘫孩子,为他们进行手术治疗,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学习、工作,让他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回归社会! 爱心依旧在传递,救助始终在延续!共铸中国心,同圆中国梦,我们在行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肌损伤确诊标志物
高云
回答: 心肌损伤确诊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和B型利钠肽。这些标志物通过血液检测可辅助诊断心肌损伤,临床常联合检测以提高准确性。 1、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分为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两种亚型。心肌损伤后4-6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7-14天,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最高。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法,需注意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假阳性。 2、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损伤后3-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特异性低于肌钙蛋白,但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面积相关。检测时需排除骨骼肌损伤等干扰因素。 3、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心肌损伤后最早升高的标志物,1-3小时即可检出,但特异性较差。其半衰期短,适用于早期筛查和再梗死监测。检测时需结合其他标志物,并排除创伤、剧烈运动等影响因素。 4、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是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特异性较低,但可用于评估心肌损伤进程。其同工酶LDH1在心肌中含量较高,损伤后8-18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峰,持续10-14天。现已逐步被更特异的标志物取代。 5、B型利钠肽 B型利钠肽主要反映心室壁张力和心功能状态,虽非直接心肌损伤标志物,但可评估心肌损伤后心功能变化。其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常用于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需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若出现持续性胸痛、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检查和治疗。检测前应保持空腹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