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血管外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周围血管科是北京市中医周围血管病特色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北京市市重点学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骨干临床科室。周围血管科主任为杨博华,是全国著名的周围血管科专家。周围血管科人才结构合理,40%以上人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医生均为硕士、博士学位,形成了以杨博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秦建辉博士等出国留学人员组成的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技能的科室队伍。

周围血管科现在展开床位已达45张,床位使用率达116%,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以微创介入治疗为手段,针对动静脉疾病的一体化治疗体系,在全国范围的血管外科专业具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周围血管科2010年全年门诊量:5905人次,出院人数:567,较2009年增长8.4%。手术量:356人次。

周围血管科病区内设有重症抢救室、换药室、药浴室、血管功能检查室及血管病研究室,干细胞分离研究室。拥有300多万元先进的配套设施,如:进口多功能床旁监护系统、美国血管检查系统、微循环图象处理仪、气压式循环驱动治疗仪、美国激光手术系统、射频治疗系统等等。

周围血管科作为市中医局重点专科,按时中医局的要求按计划完成专科建设各项工作。成立了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施汉章名医工作室。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北京市首发基金课题顺利结题,正在承担项目有博士点基金课题及大学自主课题和校内课题,课题进展顺利。

周围血管科文化建设:以团结、进取、求实、敬业作为科室的科训,在科内强调团结的重要性,使科室人员能够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形成了富有战斗力的团队。要在强者如林的血管外科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倡进取精神,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科室发展具有后劲,进取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求实的专业精神是我们执业的根本,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用良好的治疗效果塑造最好的科室形象。敬业是我科每一个成员事业的根基,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用极端负责的态度完成医疗工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同心--共铸中国心”迪庆大型公益活动

7月7日至15日,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社工协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开展,来自北京等地的450余名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走进迪庆下辖的香格里拉、德钦、维西3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乡镇、村庄、寺庙等30个点开展大规模义诊活动,并为当地医护人员和各族群众开展30场专业培训和健康培训。 迪庆地区平均海拔3380米,7月正值雨季,能见度低,滚石、塌方、滑坡等常常阻断道路,困难重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徐林教授作为北京骨科专家团团长,带领五名医生翻山越岭,顽强的克服着高原缺氧、语言不通等困难,深入云南偏远藏区,为当地百姓进行小儿脑性瘫痪的筛查和骨关节病的诊治,给当地医务工作者进行了学术讲座及技能培训,并为当地贫穷患儿捐钱捐物。在短短的9天义诊时间里,共诊治骨关节病患者2000余例,筛查脑瘫患儿38人次,符合手术指征的23人次。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8月28日上午,医院派车由专家带队亲自到西客站接回来4名已筛查的脑瘫患儿,同时阜外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北京中医医院、309医院等三甲医院专家和“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的领导及志愿者也来到北京西站迎接已经筛查的手术患者,北京西站特别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远道而来的藏区同胞提供便利。 9月3日,经过各种术前检查、专家讨论,来自云南香格里拉的4名孩子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经过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患儿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活动度较前明显好转,患儿及家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术后第二天,医院晏军副院长带领党院办尹丹主任、社会工作部于国泳主任、赵丽红主任等亲自来到孩子们病床边代表医院和上级领导送来了温暖和关怀,给藏区孩子们带来了玩具、文具、水果、月饼等,陪着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病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爱意……. 晏院长说:“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是对“老少边穷”地区缺医少药的关注,我们有幸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医院为藏区手术患儿提供最先进的医疗手术技术,尽最大努力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我们要坚持不懈的把爱心传递下去,努力为改变当地的医疗贫瘠状况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徐林教授说: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及时救治能够改变其一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将始终全力救治这些脑瘫孩子,为他们进行手术治疗,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学习、工作,让他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回归社会! 爱心依旧在传递,救助始终在延续!共铸中国心,同圆中国梦,我们在行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