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眼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眼科拥有常规的眼科诊疗仪器及先进的眼科特殊检查仪器如电脑验光仪、立体彩色眼底照相、HFA视野、Cirrus HD-OCT、眼科B超、UBM、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眼YAG激光仪、眼底激光仪等。目前已开展青光眼专台、白内障专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台、干眼症 专台、儿童低视力专台等多个专病专台,方便患者就诊。
  在青光眼门诊中,特殊眼科仪器的应用如角膜厚度检查、房角检查、眼底立体照相、视神经纤 维分析、HFA视野等检查,能够帮助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全面评估和长期随访。眼科应用中西医结合、针药并治、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等治疗,在青光眼患者控 制眼压、控制病情发展,控制视野进行性缩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优势。然而青光眼的筛查及预防工作更为重要,对于周边前房(房角结构)较浅病人,患青光眼几率 明显高于常人,青光眼发作的风险亦很高,眼科拥有先进的激光设备,可行虹膜激光治疗,从而大大降低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风险。青光眼的随访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 至关重要,眼科特为青光眼患者建立信息档案,督促其定期随访,为挽救患者的视功能做最大努力。
  在白内障专台,眼科拥有成熟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技 术,不需住院,门诊手术治疗,使患者复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项技术为国际主流手术方法,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眼科手术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同时运用中医整体辨证思维,口服中药汤剂配合中药冷热湿敷等治疗,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台:随着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 年轻化,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眼科特开设该专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应用现代化检查手段,如眼 底荧光血管造影仪、眼底照相等设备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包括中医药活血化瘀疗法及眼底激光治疗等。
  干眼症专台:中医称为 “白涩病”,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及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加快,以“眼干涩、视疲劳、睁眼困难”为主诉的患者越来越多。中医辨证以气 阴两虚,肝肾不足为多见,治以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为法。口服汤药配合该院自制制剂效果明显。或给予中医理疗如中药离子导入、超声波雾化治疗及冷热湿敷、针 灸取穴等治疗,亦可取得良好效果。
  儿童低视力专台:眼科开展电梅花针治疗小儿弱视、近视、远视、散光等导致的低视力疾病。配合眼科长期开展的耳穴压豆、雷火灸熏灸及穴位按摩、针刺取穴等多种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深受小儿、儿童的欢迎。
   外眼睑疾病:小儿脾胃弱,多食积,内火生,上攻目,多出现眼睑红肿、硬结临床多见于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及睑缘炎等疾病。家长多不愿 接受手术治疗,眼科给予老中医经验方清热解毒配合顾护脾胃之品,辨证用药,联合耳尖放血给邪以出路,或高频短波消肿止痛,效果明显,深受家长信赖。
  眼底病中医特色治疗:对于眼底疾病如中浆、静脉阻塞、黄斑疾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分为水湿内停证、瘀血阻络、肝肾亏虚等证型,根据该科名老中医丁化民经验方,制定出该科协定处方,给予辨证加减治疗,减轻患者症状。
  前节病的中医特色治疗:对于角膜炎、虹膜炎反复发作的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可能造成眼压升高或慢性炎症等情况,配合中药辨证及该眼科综合理疗等中医治疗,可促进炎症好转,尽快尽早减少用药,使患者获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能传染给别人
胡乃文
回答: 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别人。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 1、血液传播 病毒性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含量较高,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感染。建议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医疗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器械。 2、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体血液或体液,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概率较低。携带肝炎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3、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可能含有病毒。多性伴侣、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并接种乙肝疫苗。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日常生活接触中传播风险较低,但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仍可能导致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可预防传播。 5、医源性传播 医疗机构中如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重复使用可能导致肝炎病毒传播。牙科治疗、内镜检查、血液透析等操作存在潜在风险。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降低感染概率。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 预防肝炎传播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功能异常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