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神经内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东方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的重要组成科室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研究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北京市中医脑病治疗中心。
  神经内科拥有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卒中单元、多功能中央监护系统、先进的呼吸机、康复训练室、神经心理室、神经电生理室、多功能脑血管诊断/监护系统、超声生物电反馈治疗仪、心理CT、TMSC经络神经电刺激仪等齐全的设施和先进的设备。能积极汲取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研究和较好的监床疗效,已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多项奖励。开展了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脑血管介入治疗、早期康复训练等先进治疗技术,显著降低了中风病的病死率、病残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脑共济失调、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痴呆癫痫帕金森氏病及其它神经科疑难杂症,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对神经系统的急、危、重、难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达到国内业界先进水平。开展心理测查等先进技术对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进行系统诊断及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新近引入全国中医医院首台先进的TMSC经络神经刺激仪,开展了TMS治疗中重度抑郁、中风后偏瘫失语及其他脑病研究,取得了独特临床疗效。
  神经内科在王永炎院士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目前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三十余项科研项目,培养着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培训了全国各地的进修生。
  神经内科通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和对外的网络建立,在医院领导的不断支持及帮助下,通过与学术界的广泛合作,已经成为我国中医学界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采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脑病方面的主要力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

2014年7月28日-29日,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协调会在西藏拉萨召开,由西藏藏医学院主办。2014年正值国家援藏20周年,同时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四校对口支援西藏藏医学院5周年,同时也为了响应“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号召举行这次工作协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由吴建伟书记、徐安龙校长带队,校办公室郭书文、叶华、刘凯峰,东方医院郭荣娟副院长随行参加会议。其他四所院校也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均有书记、校长带队参加。 2014年7月29日上午举行了开幕会,此次会议在开幕式上邀请了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孟德利、李秀文副秘书长、西藏卫生厅果吉尔锑领导参加,孟德利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藏医药的发展以及五校联合对口支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西藏藏医学院赤列旺杰书记、尼玛次仁院长也分别在开幕式上各自发表讲话。随后召开了总结会,五所院校的相关领导对本校五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要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主持,徐安龙校长在会上作为团队式对口支援组长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对四校五年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体总结,郭书文主任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2014年7月29日下午举行了研讨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主持,主题为“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以及明年对口支援工作具体安排。首先,由我校援藏的陶晓华副校长代表西藏藏医学院进行“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的报告;然后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田文媛书记、江西中医药大学徐兰宾副书记、中国药科大学张志坤副书记、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建伟书记各自从本校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进行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发言。最后,徐安龙校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方向应具体化、将时间、进程、主题、参与的学校、达到的目标进行细化;在每年的协调会期间,应先期进行各院校专家学者就各个具体专题工作会议,再进行工作总结会;对口支援工作主题不要重复,要形成良性循环;各地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都为本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医院,应依托藏医学院将附属医院建设成为西藏自治区一流医院,东方医院应从医教研各个方面要加强支援力度。 在会议期间,四所院校的参会的代表共同参观了西藏藏医学院的博物馆、特藏部、教学唐卡室,并进行藏医学院向对口支援的四所高校赠送《中国藏医药古籍珍本(1-30卷)》仪式。 此次会议既是对“十二五”对口支援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十三五”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展望,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