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儿童医院

小儿心胸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心胸外科2001年10月组建,与小儿心脏病外科治疗相关的20余名医护人员均在国内最大的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各专业进修学习。

2001年12月开始临床工作,近10年来已完成小儿心血管手术2500余例,特别是2011的前六个月就已完成体外循环手术260余例。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先心病种,总体手术死亡率≤2%。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者占75%,婴儿占41%。就室间隔缺损一种疾病,我科手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达400例,其中最小体重2.6?,最小年龄28天。

同时,小儿心胸外科积极进行临床科研活动,已在国家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05年以来,获得安徽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三项:“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微创胸腔镜辅助技术(NUSS术)治疗儿童漏斗胸”、“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婴儿、新生儿的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小儿心胸外科医疗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小婴儿、低体重的手术治疗数量、质量上更为突出,明显体现了小儿特色,在省内形成了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的优势。在全国,自2005年以来连续在56家儿童医院中排前10名。在省内,科室2005年获“安徽省总工会模范班组”;2007年获“安徽省重点发展学科”,并在2011年通过了安徽省卫生厅为期三年的验收。一个只有10年历史的小儿心胸外科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国还是不多见的。

目前,心胸外科普通床位17张、重症监护床位6张、6套美国惠普监护系统、六台德国Dräger或西门子小儿专用呼吸机等,相关的医疗设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紧紧跟踪和应用国内、外对小儿先心病诊治的最新理论、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把新生儿、婴儿(≤1岁)等小年龄或低体重(≤10公斤)患儿的手术治疗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建立了强有力的综合医疗班子,在人员和设备配置上充分体现小儿专业和专用的要求,应用膜肺、超滤技术、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等,从根本上保证了手术质量。小年龄(≤1岁)、低体重(≤10?)与大龄儿童在病理生理、手术操作、转流技术、术后监护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特别是新生儿和小婴儿(≤6个月),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小儿先心病的外科诊治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全球首台儿童专用磁共振落户我院

7月22日下午,江苏美时医疗集团向我院捐赠儿童专用磁共振仪式正式举行。安徽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金玉莲院长致辞,会议由安徽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阮浩主持。会上,江苏美时医疗集团CEO马启云正式与金玉莲院长签约,赠送我院一台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2.0T儿童专用超导磁共振系统。据悉,这台儿童专用磁共振市场售价约800万元。 于德志主任在会上表示,江苏美时医疗集团向安徽省儿童医院捐赠儿童专用磁共振这一善举,将有利于为我省0-2岁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磁共振诊断服务。希望省儿童医院珍惜此次捐赠的儿童专用磁共振,不断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管理好、使用好、维护好捐赠的医疗设备,对贫困患儿实施费用减免,使设备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努力为全省儿童造福, 金玉莲院长介绍,出生2星期至两岁的婴幼儿的病症诊断一直是个世界难题,这是因为放射线检查技术会对婴幼儿造成严重的损伤,而现有的磁共振设备又很难检测出病症,美时医疗公司赠送的这台儿童专用磁共振机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该儿童专用磁共振系统还具有所占空间小、重量轻,可安放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等优点,为婴幼儿提供高质量磁共振诊断服务。同时,这款磁共振机磁体采用全球领先的零液氦蒸发技术,将大大提高检查的安全可靠性和图像的清晰度。 美时医疗集团CEO马启元介绍,其自主研制出的全球首台2.0T儿科专用磁共振系统,包括自主设计的2.0T超导磁体,婴幼儿监护系统和专用磁共振检测软件,通过安全无辐射的磁共振检测技术达到无损伤诊断婴幼儿病症的目的。马启元表示,在2013年12月2日的北美放射年会上,美时医疗儿科机已经正式公开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开发原创的超导磁体产品,并具备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据悉,全球首台儿童专用磁共振落户我院,为我院乃至全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磁共振检查服务,不仅对儿童医院的影像技术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安徽省2000万儿童的福音,将切实提高我省儿童特别是0到2岁婴幼儿疾病的诊断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下巴长火疙瘩是什么原因
聂小娟
回答: 下巴长火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痤疮、皮脂腺囊肿、疱疹、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火疙瘩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或灼热感,可能由细菌感染、皮脂分泌过多、免疫反应异常等引起。 1、毛囊炎 毛囊炎是毛囊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下巴部位因胡须生长或清洁不当易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色丘疹伴脓头。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外用药。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挤压。 2、痤疮 痤疮与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有关,下巴部位因激素波动易出现炎性痘痘。表现为红肿硬结或脓疱,可能伴随疼痛。治疗可选用阿达帕林凝胶、过氧苯甲酰凝胶、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需注意清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3、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淤积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囊肿体积较大或反复感染时需手术切除。未感染时可热敷促进吸收,避免自行刺破以免加重感染。 4、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可能引起下巴簇集性水疱,伴灼痛或瘙痒。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抗病毒药物。保持患处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过敏反应 接触化妆品、剃须产品或食物过敏原可能导致下巴出现红色丘疹或风团,伴明显瘙痒。需排查并远离过敏原,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下巴部位清洁,避免频繁触摸或挤压皮损。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剃须时注意消毒刀具。若红肿范围扩大、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皮肤修复。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