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

肿瘤诊断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两年间累计救助贫困患者50多万元

慢性肾脏疾病被称作是“沉默的杀手”,我国慢性肾病的社区发病率高达11%,在我国每10个人中有1人就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1%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一旦患上终末期肾病,患者和家庭都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就安徽地区来看,每次透析需要400至500元,新农合报销后,病人每次需自付100元左右。患者正常情况下每周要进行2—3次血液透析,一年下来大概需透析150次,光透析的基本费用就不少于15000元,加上药费、来回交通费,一年没有几万元就难以为继。另外,肾病患者需要常吃优质蛋白质以减轻肾脏的负担,由于植物性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较低,所以肾病患者饮食偏向于鲜奶、蛋类或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这样特殊的饮食要求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长期透析患者最后往往会陷入经济困境,一个患者的各种费用需要集全家之力。一些家庭贫困的患者,因为缺钱无奈放弃透析的情形不时出现。为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我院在为透析肾病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同时,还致力于为贫困患者提供实际的医疗救助。2011年,我院启动了“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凡是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都能获得交通、营养补贴等基本救助,符合条件的贫困透析患者还可申请特别救助。 践行“博爱在江淮·肾健康救助行动”期间,我院2011年救助肾病患者59人,救助金额达到140000元;2012年上半年救助肾病患者75人,救助金额达到200000元;2012年下半年救助肾病患者65人,救助金额达到190000元。两年间,我院累计救助贫困肾病患者50多万元。 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不仅是一家国家二级综合医院,还是全省唯一的一家肾病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定点医院的设立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水平高、疗效好,还要服务好、收费低,广大患者对我院的肯定评价是我们获得此资质的首要因素。在肾病治疗领域,有一个特别的训条:转诊越多,肾衰越快。某些肾病是完全可以彻底治愈的,但一些患者在县医院、市医院、省医院一级级的转诊治疗中,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选择好首诊医院,选择对主治专家对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早日康复尤为重要。 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血透中心是安徽省内第一家通过卫生部最新标准审核的血透中心,扩建后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血透中心根据不同病人的治疗需要备有多种型号透析器,透析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透析设备进行监控,随机自动检测透析质量,有效地保证了透析质量的安全。2013年,重新改造完成的血透中心拥有45台人工肾机器,长期透析病人达到110人以上,健在的透析年龄最长的病人已近14年。在著名肾脏病专家张乐新教授的带领下,血透中心组建了一支精良的医疗团队,能够开展国内已经开展的全部血液净化项目。在科室的严格管理和对血透病人的精、细管理下,我院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大大提高,病人的透析质量指标和技术水平均在我省位于前列,我院血透中心已成为安徽省极具实力和口碑的现代化血液透析中心。 申请救助的肾病患者可拨打我院咨询热线:0551-65561333,我们将尽力为您提供费用减免等多项救助政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发烧吃什么食物
葛伟
回答: 小孩发烧时可以适量吃小米粥、南瓜泥、苹果泥、蒸蛋羹、西蓝花等食物。小孩发烧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退热处理,同时做好饮食护理。 一、食物 1、小米粥 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发烧儿童提供能量。小米粥质地柔软,不会加重胃肠负担,适合发烧期间食欲不振的儿童食用。家长可将小米煮至软烂,少量多次喂食,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腹胀。 2、南瓜泥 南瓜泥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南瓜泥口感绵软,味道清甜,容易引起儿童食欲。家长可将南瓜蒸熟后捣成泥状,温度适宜时喂食,避免过烫刺激口腔黏膜。 3、苹果泥 苹果泥含有果胶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温和的收敛作用,可帮助缓解发烧可能伴随的轻度腹泻。苹果泥酸甜可口,能刺激唾液分泌,改善口干症状。家长需选择成熟苹果,去皮蒸软后制成泥状,避免生冷刺激。 4、蒸蛋羹 蒸蛋羹富含优质蛋白和卵磷脂,能为儿童补充营养。蛋羹质地细腻,易于吞咽和消化,适合发烧期间身体虚弱的儿童。家长制作时需确保鸡蛋完全蒸熟,避免半生不熟增加消化负担,可少量添加葱花提味。 5、西蓝花 西蓝花含有维生素C和硫化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西蓝花需煮熟后切碎食用,其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家长可将西蓝花焯水后切碎拌入粥中,确保煮至软烂,避免过硬导致咀嚼困难。 二、药物 1、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家长需遵医嘱使用,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退热治疗。该药物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解热效果。家长需按说明书控制给药间隔,避免24小时内重复使用超过4次,防止药物过量。 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为中成药,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药物成分包含柴胡、桂枝等,具有发汗解表功效。家长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停用并就医。 4、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药物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家长需注意该药物不推荐用于2岁以下儿童,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解热镇痛成分药品。 5、羚羊角口服液 羚羊角口服液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辅助治疗。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外感高热症状。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密切观察儿童服药后反应,如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小孩发烧期间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控制室温在24-26摄氏度。鼓励儿童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可按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计算。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及高糖食物。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帮助身体康复。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