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医二附院

肿瘤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介绍】

学科带头人积累了20余年丰富的肿瘤外科诊治经验,在头颈肿瘤如腮腺癌、口腔癌、喉癌、甲状腺癌,胸部肿瘤如肺癌、纵膈肿瘤,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盆腔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以及软组织肿瘤等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方面造诣颇高。

科室严格遵循肿瘤外科的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原则,根据肿瘤不同分期,开展了乳腺癌的保乳手术及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并结合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化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等,对各期乳腺癌的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开展消化道道肿瘤的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并配合规范、先进、合理的术中、术后放、化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

在根治性治疗肿瘤的同时注重尽可能减少创伤、最大限度地保障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开展了喉癌的发音重建;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和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体表肿瘤根治性切除同期进行各种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减少二次手术的痛苦及费用。开展了部分肿瘤的微创及腔镜治疗;以肝癌为实体肿瘤代表的介入及微波消融治疗;射频治疗;光疗等,均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采用隐匿性美容切口手术治疗年轻女性多发的乳腺良性肿瘤、低位小切口皮内缝合的方法治疗甲状腺肿瘤,由于愈合好且疤痕隐秘、创伤小,消除了患者惧怕手术的顾虑,深受好评,并形成我科特色。

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最合理的支持治疗方法治疗晚期、复发、转移的肿瘤患者,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科室在超额完成医疗任务的同时,还承担蚌埠医学院等多所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培养研究生、进修生的任务。积极开展肿瘤临床、基础研究,获得“检测乳腺癌周静脉血hMAMmRNA,MUC1mRNA对微转移的意义(KJ2008B080)”、“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KJ2011Z257)”等多项安徽省科研基金的资助,在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十余人次,促使学科不断发展壮大。

【床位及人材梯队】

肿瘤外科是我院的重点学科,现有床位40张,医师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16名。科室始终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多次获得院级“先进集体”、“优质服务”等称号。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血栓晚上不睡觉吃什么药
邵自强
回答: 脑血栓患者夜间失眠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片、右佐匹克隆片、佐匹克隆片、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脑血栓患者出现失眠可能与疾病导致的脑供血不足、焦虑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安眠类药物。 一、阿普唑仑片 阿普唑仑片属于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适用于脑血栓合并焦虑或轻度失眠患者。该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作用缓解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神经系统症状,避免与酒精同服。 二、右佐匹克隆片 右佐匹克隆片为非苯二氮䓬类催眠药,适用于脑血栓后入睡困难的患者。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缩短入睡时间且次日残留效应较低。需注意可能引起口苦、头晕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三、佐匹克隆片 佐匹克隆片与右佐匹克隆片药理作用相似,适用于维持睡眠困难的脑血栓患者。该药可延长睡眠时间但可能影响次日认知功能,老年患者应减量使用。服药期间需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四、地西泮片 地西泮片作为长效苯二氮䓬类药物,适用于脑血栓伴严重焦虑失眠的情况。其肌肉松弛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睡眠质量,但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需警惕突然停药可能引发的戒断反应。 五、艾司唑仑片 艾司唑仑片为中效苯二氮䓬类催眠药,适合脑血栓患者短期缓解失眠症状。该药起效快但可能引起日间嗜睡,与抗凝药物联用时需注意相互作用。用药期间应定期评估睡眠改善情况。 脑血栓患者改善睡眠需综合管理,日间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夜间睡眠,睡前避免饮用咖啡或浓茶,保持卧室环境安静舒适。若失眠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头痛、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所有镇静催眠药物均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使用。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