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长期秉承“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合理的费用”的服务宗旨,培养出包括安徽省知名专家叶又蓁主任等人在内的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队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与预防为一体的优秀科室。蚌埠市呼吸病研究所设在该科。

呼吸内科自成立20余年来,不断总结临床经验,积极开展科研三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在专业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免疫细胞化学的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IgE的变化”、“肺心病患者超声心动与X线对比研究”、“血清IgE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套管针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临床应用”、“多导睡眠图在睡眠呼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下呼吸道非典型病原菌感染的初步研究”等多项课题分别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期课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与病毒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 填补了省内空白,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水平。

呼吸内科除常规进行呼吸道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外,重点对呼吸道的疑难病、重危病的诊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技术。如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及肺泡灌洗术诊断与治疗,经皮肺活检对肺内小结节的诊断,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细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呼吸内科全体人员将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竭尽全力维护患者的健康,使其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合理的费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