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二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7月,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省中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病床6张。拥有红外线乳腺诊断仪、红外线频谱治疗仪、激光针灸等诊疗设备。该科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特色,采用以中医、中药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等法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中医内科:市内首家采用辛开苦降,软坚散结利水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运用健脾活血、解毒生肌法治疗结肠炎,清热解毒、养心安神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早期肾功能不全等都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辛开软坚、散结利水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获市百项创百优青年科技创新活动铜奖。

中医外科:采用芳香解毒宣透法治疗银屑病,扶正解毒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扶正袪风,活血止痒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扁平疣、湿疹、丹毒等都收到较好的效果,和外科、消化科合作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使不少患者免于手术之苦,近期正在研究乳腺增生、男性不育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针灸、推拿科:采用中药外用薰洗配合手法治疗骨折后遗症,用传统手法配合牵引、中药治疗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等,和脑外科、神经内科合作开展脑瘫、偏瘫的康复治疗,运用

针灸减肥,痛苦小、见效快、无副作用而受到欢迎。

该科以娴熟的医术、优良的职业道德,竭诚为您的健康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结核病怎么治疗
马晓斌
回答: 肺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心理干预、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症状。 1、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肺结核的核心治疗手段,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繁殖,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性产生。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9个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性脓胸、大咯血等情况。常见术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胸廓成形术等。手术可清除病灶组织,但需在充分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进行。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防止复发和播散。 3、营养支持治疗 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补充维生素A、B族、C、D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可适当增加餐次,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方案,帮助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 4、心理干预 肺结核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病耻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参与治疗过程。对严重心理障碍者可考虑专业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 5、隔离防护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避免传染他人。患者应佩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居室保持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患者痰菌转阴前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餐具、衣物单独消毒处理。 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检,监测治疗效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完成治疗后仍需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家属应协助患者坚持规范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