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皮肤科建于1952年,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具有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技术力量雄厚。科室规模逐年壮大,拥有性病实验室和治疗室,每年完成医学院教学、接收省卫生厅办皮肤病进修班学员6人。住院病床八张,每年收治住院200人左右。门诊人次4万左右,属全省第一。科室确保每天有副主任、副教授以上专家在门诊、病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陈丽主任医师获首届江西省优秀青年学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全国青年委员、江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

皮肤科共撰写发表论文近100篇,参与著书15部,主持或参加各类课题9项,其中《皮肤血管瘤无痛无疤疗法的研究》获江西省卫生厅技术创新二等奖;《“冻切冻”冷冻术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

皮肤科专科特色

1、中西医结合荨麻疹、痤疮、腋臭、斑秃及白癜风。

2、负压吸疱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

3、治疗皮肤血管瘤疗效较高。

4、结缔组织病、疱病、重型药疹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有较高水平。

5、皮肤美容治疗(包括化学剥脱术、皮肤磨削术等)。

6、激光、高频电针治疗多种皮肤病。

7、真菌检查、培养及菌种鉴定。

8、性传播性疾病的检查、治疗。

9、窄谱中波紫外线(局部或全身)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玫瑰糠疹等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为做好我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范工作,切实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现就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要求如下: 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工作。各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的疾病控制、临床医疗、院前急救等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要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列入2014年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制了远程医学教育课件《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项目编号: 2014-16-01-012(国卫办科教函〔2014〕716号),培训内容分为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含诊疗及院内感染控制)及急救转运等三个方面。该培训项目列为2014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学分。课件的视频挂在江西远程医学教育网上(www.jxycyxjy.com),请我院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在网上进行学习,要求在下文之日起一周内完成培训任务。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需要,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目标和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要通过培训,使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知识,做到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科学采取救治、隔离和防护措施。 科教科 2014年8月20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