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编制床位15张,实际可用床位28张。主要开展儿童普外、儿童泌尿外、儿童肿瘤、儿童整形、新生儿外科临床工作,每年住院手术500例。住院病人近800人,门诊量1万人次,配备门诊手术室。具体诊疗项目有:

新生儿常见外科病的诊治:先天性食道闭锁、先天性肠闭锁,新生儿肿瘤、膈疝,脐疝、脐膨出,腹裂、新生儿巨结肠等.其中1998年成功施行我省首例食道闭锁手术。至今先后手术治疗食道闭锁8例,存活5例。先天性肠闭锁手术成功率达90%,达国内先进水平。新生儿短肠综合征治疗效果良好,成功治愈一例小肠残留仅45cm的患儿。对早产儿的手术治疗技术先进,成功对一名体重仅1.3公斤的低体重儿施行多发性肠闭锁手术治疗。

儿童普外主要收治腹股沟疝、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消化道穿孔、肠套叠、阑尾炎、胆囊炎、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膈膨升、直肠舟状窝瘘、直肠息肉等病种,其中先天性巨结肠治疗成功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近3年来还成功治疗了4例的全结肠巨结肠;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0%以上。

小儿泌尿外科主要开展小儿隐睾、包茎、鞘膜积水,尿道下裂,输尿管异位开口,肾孟积水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小儿肿瘤方面主要治疗血管瘤、淋巴管瘤、骶部畸胎瘤、腹部肿瘤、肝脏肿瘤以及其他体表肿瘤。其中2005年收治一例新生儿肝脏巨大肿瘤,手术获得成功;2006年7月成功治愈1例全腹恶性蝾螈瘤患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

2014年4月26日上午在福建会堂举行的福建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劳模大讲坛活动上,我院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荣誉称号。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是全国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的诊治及教学、科研工作,担负着全省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任务。近几年来,广大职工秉承“厚德精术、仁泽妇幼”的院训,发扬卫生职业精神,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任劳任怨。院党政工领导班子团结有力,持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服务流程为切入点,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落实医改政策,完成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不断解决医务人员紧缺与医疗任务重,就医环境差与社会患者需求高的矛盾,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拒收红包蔚然成风,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就医需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后勤等各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 医院综合实力保持省内领先,居全国前列(全国省级妇幼保健院前五强)。连续几年年门诊量达160万以上,孕妇的分娩量居高不下(全国同级医院前三位),出院病人总数、疑难手术例数在高位稳步增长,医疗技术水平居省内同行先进水平;来自全省各地危急重儿童、新生儿病人大幅增长,抢救成功率平均达98.5%,多项治疗技术填写空白,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服务保障。 作为全省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医院根据《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目标要求,开展群体和个体保健工作。对全省各设区市的各县(区)进行“两纲”重、难点项目及妇幼检测,国家级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妇幼卫生督导与质量控制,为加强全省助产技术服务执法检查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提高全省妇幼保健服务能力,降低我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推进全省妇幼保健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福建省新生儿筛查中心、福建省生殖健康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中心、福建省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福建省产前诊断中心、福建省儿童救治中心、福建省儿童保健示范中心七个省级医疗、保健中心挂靠医院开展工作,依托中心技术优势,全面负责全省妇、产、儿急危重症患者转诊、医疗救治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疾病防治和网络建设等。 近几年来,由于成绩显著医院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 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福建省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单位”及“省直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34周羊水偏少怎么改善
冷启刚
回答: 34周羊水偏少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左侧卧位休息、静脉补液、胎心监护、羊膜腔灌注等方式改善。羊水偏少可能与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母体脱水、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1、增加水分摄入 孕妇每日饮水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可分次少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水分补充有助于促进母体血液循环,间接增加胎盘灌注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可配合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 2、左侧卧位休息 每日保持左侧卧位休息2-3小时能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改善子宫胎盘血流。休息时可用孕妇枕支撑腰背部,避免平躺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建议在胎动活跃时段进行体位调整,同时监测胎动变化。 3、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或口服补液困难者,医生可能建议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治疗需在医院进行,通过输液泵控制速度,同时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静脉补液后需复查超声评估羊水指数变化。 4、胎心监护 每周进行2-3次胎心监护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通过无应激试验观察胎心加速情况。若出现胎心变异减速或基线平直,需结合生物物理评分判断是否需提前终止妊娠。居家可使用胎动计数法,2小时内胎动少于6次应及时就诊。 5、羊膜腔灌注 对于羊水过少且胎儿无畸形的病例,产科医生可能实施经腹羊膜腔灌注术,使用预热至37℃的生理盐水增加羊水量。该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能暂时改善胎儿活动空间,延长孕周至胎儿肺成熟。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征兆及宫缩情况。 建议孕妇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饮食注意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类食物。严格遵医嘱进行产检,若出现腹痛、阴道流液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就医。34周属于晚孕期,羊水改善需结合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保障母婴安全。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