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医院

感染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感染科(十三病区)是专门收治感染性疾病的专科医疗部门,是我市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心,创立于1959年,现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7名。感染性疾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公共卫生于一体的新型临床一级学科,开设:感染内科病房、发热门诊、传染病门诊、感染性疾病和肝病专科门诊。年诊治患者2万例次以上,保持良好医疗安全记录。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并进一步完善感染性疾病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疾病包括①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肺结核、上消化道出血、胸腔积液、气胸、腹水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病、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各种肝病及艾滋病相关问题的咨询,如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等。②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麻疹、流行腮腺炎、水痘、新生儿破伤风等。③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布氏杆菌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破伤风、猩红热、败血症等。④各种寄生虫感染,如绦虫病、囊虫病、疟疾、恙虫病等。⑤其它:如各种感染性腹泻、发热原因待查。
  开展有肝脏活组织穿刺术。病区配有多种治疗检查器械:临床能够熟练处理急性肝功能衰竭、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乙型脑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并发感染和肝肾综合征等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等方面进行长期研究并具有大量的实践积累;对顽固性感染和疑难少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感染科门诊节假日不休息。我们的服务理念是“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治疗疗效好”。感染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愿以“高技术、优服务、好疗效”的服务理念,奉献社会和广大患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闭口粉刺怎么可以完全去除
陈腊梅
回答: 闭口粉刺可通过日常清洁、外用药物、化学剥脱、物理治疗、医美手段等方式完全去除。闭口粉刺主要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激素水平变化、不当护肤等因素引起。 1、日常清洁 每日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乳清洁面部,避免使用含皂基或强效去脂力的洁面产品。清洁时水温控制在32-36摄氏度,配合指腹轻柔打圈按摩,重点清洁T区等油脂分泌旺盛部位。清洁后及时使用清爽型保湿产品,维持皮肤水油平衡。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导致闭口粉刺加重。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抑制毛囊角化异常。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过氧苯甲酰凝胶具有溶解粉刺和抗菌作用,但需从低浓度开始使用以避免刺激。药物需在晚间避光使用,用药期间加强防晒。 3、化学剥脱 果酸换肤能促进角质脱落,疏通堵塞毛囊,常用20%-35%浓度的甘醇酸溶液。水杨酸具有脂溶性,能深入毛孔溶解油脂,适合油性肌肤使用。复合酸治疗结合多种酸类成分,可同时改善闭口和炎症性痤疮。化学剥脱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治疗后需严格防晒和修复。 4、物理治疗 针清术通过专业工具物理清除闭口粉刺,需在消毒条件下由医护人员操作。红蓝光治疗中蓝光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减轻炎症反应。微针治疗通过机械刺激促进胶原再生,改善毛囊角化异常。物理治疗可能造成暂时性红肿,需配合术后修复护理。 5、医美手段 光子嫩肤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减少皮脂分泌,改善毛囊堵塞。非剥脱点阵激光可重塑角质层结构,促进表皮更新。黄金微针结合射频能量与机械刺激,深层改善皮脂腺功能。医美治疗需根据皮肤类型选择合适方案,术后需避免暴晒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去除闭口粉刺需坚持4-8周才能见效,治疗期间避免用手挤压粉刺以防感染和瘢痕形成。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乳制品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选择标注非致痘配方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厚重油脂类化妆品。若闭口粉刺反复发作或伴随红肿疼痛,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