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

全部科室 All departments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尿液颜色如何辨别
李青
回答: 尿液颜色可通过观察其深浅、透明度及特殊色调进行初步辨别,常见类型有无色透明、浅黄色、深黄色、琥珀色、红色、棕色、蓝色、绿色等。尿液颜色变化可能与饮水量、食物、药物或疾病有关。 1、无色透明 大量饮水后尿液被稀释,可能出现无色透明状态,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若长期无色且伴随多尿,需警惕尿崩症或糖尿病可能,建议监测血糖及尿比重。 2、浅黄色 健康人群最常见的尿液颜色,反映饮水量适中。尿液中尿胆原和尿色素浓度较低时呈现此色,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即可。 3、深黄色至琥珀色 常见于脱水或维生素B族过量摄入,尿液浓缩导致色素沉积。若伴随皮肤干燥、乏力,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者应调整剂量。 4、红色或粉红色 可能提示血尿,常见于泌尿系感染、结石或肿瘤。食用甜菜、火龙果等含甜菜红素食物也可导致假性血尿,需结合尿常规检查鉴别。急性发作伴腰痛需急诊排查肾绞痛。 5、棕褐色或可乐色 高度警惕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症。此类情况属急症,需立即就医检查肌酸激酶、游离血红蛋白等指标。 日常应养成观察尿液颜色的习惯,晨起第一次排尿颜色最具参考价值。发现异常颜色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尿频、尿痛、水肿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泌尿内科。避免自行服用色素类药物或保健品干扰判断,检查前24小时建议停止食用染色性食物。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至少1500毫升,有助于维持正常尿液颜色。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