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中医院

急诊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龙岩市中医院急诊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科室成员1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名。在立足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综合急救能力,在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加入了龙岩市“120”急救网络,为确保人民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急诊科多年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本着“救治严谨,以人为本”的精神,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扩充诊治病种。主治内科各系统急症:如心衰、心梗、心律失常、重症哮喘、呼衰、急性消化道出血、各类急性中毒等,主治外科系统急症如:急腹症、胆系疾患、泌尿系急症、多发性创伤、复合伤等都制定了抢救流程,形成基本框架。在保证抢救成功率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将中医中药应用于抢救工作中,如足三里穴位注射、人中强刺激针刺、中暑刮痧治疗、参附针注射等等中医治疗方法,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并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费用。获得了中医药专家的好评。

急诊科为了紧抓时代脉搏,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不断选派业务骨干参加院内外急救知识的培训和进修,在全科室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繁忙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汇成文字,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科领导的带领下,全科成员奋争力上,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

急诊科内在素质的提高,是不断向外拓展的基石。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逐渐开发应用,急诊科也先后引进了车载呼吸机、洗胃机、监护仪、除颤器、微注泵等医疗器械,在龙岩市各所中医院中,率先建立起了急诊抢救室、监护病房及急诊病房为一体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为各类急危重症病人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监护和救治,在急诊病房中,有完整的三级医师查房制,救护车随时待命,配有齐全的急救设备,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和救助。

急诊科在狠抓业务不放手的同时,注重服务质量的同步提高。针对急症病人的一个“急”字,在院领导指导和相关科室的辅助下,建立了“绿色通道”,形成了接诊?出诊?急救?送入病房“一条龙服务”。科主任、护士长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从“德、能、廉、勤、绩”五个方面入手,制订了一系列考核标准,作为奖惩依据,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加强,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一个医院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管理层次和综合调度能力的体现;急诊科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安危;急诊科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将以更完善的救治体系,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守护生命 大爱无疆---我院举办护理专题道德讲坛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院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养,7月8日下午,我院举办了一堂以“守护生命,大爱无疆”为主题,以“爱、传递”为主线的护理专题道德讲堂,院领导、中层领导干部及护理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期道德讲堂安排“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谈感悟、献爱心”五个环节。讲堂中,大家齐声合唱了《中国护士之歌》,观看了护理先驱《信念》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姜小鹰教授的先进事迹短片,共同朗诵《南丁格尔誓言》,以身边护士姐妹们的感人故事谈感悟,最后献爱心环节,大家为武平东留乡7岁小朋友王淑婷举行募集活动 此次道德讲堂,大家对“守护生命”、“奉献精神”等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向姜小鹰教授等先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心系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情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树立良好医德,成为道德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