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中医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

医院类型:中医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骨伤科、肛肠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龙岩市中医院是一所市级综合性中医院,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院,创办于1984年8月。现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龙腾中路,占地22亩,按国家三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医技大楼、综合大楼,门诊综合大楼于2004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病房大楼为2008年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开放床位500张,于2012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医院开放床位500张,现有职工501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45人,其中高级职称48人,中级职称73人。设有行政科室12个,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肛肠科、重症科、耳鼻喉科等11个住院病区,门诊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肛肠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等十多个临床科室,辅助科设有检验科、放射科、CT室、彩超、B超室、心电图室、胃肠镜室、动态心脑电图室、碎石科等九个医技科室,现为龙岩“120”急诊救治网络单位,开设绿色急救通道。

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脾胃病科;省级重点专科创建项目1个――骨伤科;市级重点专科2个――骨伤科、针灸科;在建市级重点专科5个――肛肠科、内分泌科、心病科、皮肤科、妇科。有市名中医2名――余庆阳、章浩军;中医硕士生导师2名――余庆阳,郭伟;列入市级科研项目5个。

医院在市中心设置龙岩市中医院解放路综合门诊部一个,有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开设内、外、妇、儿、骨伤、针灸、口腔、X光、B超、检验、心电图等科室,是一所功能齐全的综合门诊部。

近年我院先后购置了美国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全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比利时爱克发放射成像系统CR,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呼吸机、C臂X光机、利普刀等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70多台(件),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脾胃病、肾病有专长;外科开展颅脑血肿、肺叶切除、肝叶切除、食道、胃肠道、泌尿道结石、肿瘤及脊柱四肢等疾病手术;妇产科开展顺产及各种难产接生,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不孕症、月经失调等妇科疑难杂症有良好疗效;肛肠科采用扩肛术治疗痔疮、息肉等肛肠疾病有奇效;骨伤、针灸科采用按摩、推拿、牵引、熏洗、小针刀、微创疗法等方法治疗颈腰椎病、四肢关节疾病取得很好效果。

一直以来,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经过长期发展,明确了办院方向,坚持以内科、外科为基础,中医骨伤科、针灸科、肛肠科为中医特色,脾胃病、糖尿病、肿瘤、肾病等为重点专科,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诊断服务,走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的发展道路,赢得了患者及社会的普遍赞誉,是全省医疗保险、市、区离休干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定点医院。医院大力开展医教学术活动,承担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卫校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带教和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生的医学教学工作。

弘扬国粹精髓,致力岐黄事业,服务人民大众,把医院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市级中医医院,是龙岩市中医院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医院动态

更多 >

守护生命 大爱无疆---我院举办护理专题道德讲坛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院道德文化建设,提高医护人员职业素养,7月8日下午,我院举办了一堂以“守护生命,大爱无疆”为主题,以“爱、传递”为主线的护理专题道德讲堂,院领导、中层领导干部及护理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期道德讲堂安排“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谈感悟、献爱心”五个环节。讲堂中,大家齐声合唱了《中国护士之歌》,观看了护理先驱《信念》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姜小鹰教授的先进事迹短片,共同朗诵《南丁格尔誓言》,以身边护士姐妹们的感人故事谈感悟,最后献爱心环节,大家为武平东留乡7岁小朋友王淑婷举行募集活动 此次道德讲堂,大家对“守护生命”、“奉献精神”等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向姜小鹰教授等先进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心系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情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树立良好医德,成为道德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