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激光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激光专业是以诊断治疗常见及复杂眼底病为主要工作目标的科室,我院激光专业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著名眼科专家卢信义教授创办,并主编了国内第一部《眼科激光学》,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眼科医师的广泛关注,被译成英、法、德、日等版本,对指导我国乃至国际从事眼科激光事业的医师开展临床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专业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1名,主管技师4名,主管护师1名。专业组拥有当前眼底病诊疗的先进设备,包括法国光太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仪,Lumenis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仪,眼底532激光,眼底810激光,PDT激光治疗仪,德国蔡司visulas YAG II激光仪,倍率Nd:YAG激光仪。我科目前开展的医疗项目主要有:眼底激光:治疗常见眼底病,主要有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性视网膜血管阻塞、中浆及周边视网膜裂孔和高危的周边视网膜变性等;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年龄相关性湿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中渗等原因引起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目前是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治疗,为很多患者维持了有用视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此项治疗已经跻身全国前三位;经瞳孔温热疗法(TTT):810激光主要用于治疗脉络膜肿瘤及渗出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如coats病)等;YAG激光:可进行虹膜切除术,后发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及人工晶体前膜切开术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激光小梁成形术,能有效降低对周围非色素性小梁网细胞产生的热弥散损伤。

近年来,本专科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疑难眼底疾病诊疗中心,赢得了全省同行的认可,参与并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济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并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倍频YAG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被多家临床杂志引用。每年有数十名来自全省各地的眼科医生和研究生在本专科进修深造,来自全省各地的外地患者占80%以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市二院举办首次眼科主任沙龙

为进一步活跃医院学术氛围,促进技术创新和交流,深化科室间的沟通与合作,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济南眼科医院)推出创新之举——“眼科主任沙龙”。8月5日下午,首次眼科主任沙龙在医院三楼会议室举行,参与人员为部分眼科主任和相关职能科室主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金星受邀参加活动。 沙龙活动上,各眼科主任共同就细化专业建设、多专业配合、学科力量发挥等内容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和充分地沟通交流,并相互分享着自己对新形势下眼科事业的思考。现场气氛活跃,大家自由谈论,各抒己见。活动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从中学到了十分宝贵的新经验、新思路,更促进了科室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作为受邀嘉宾与会的李院长也对此次“沙龙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这项活动能长期开展下去,并吸引更多的主任和青年才干加入进来,使这种形式的活动真正成为学术交流和科室管理经验互动的真诚纽带,并进一步促进科室之间业务的协调配合,共同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王胜男)   沙龙活动现场   党委书记、院长李金星受邀与会   院长助理、眼底病专业主任季强   院长助理、青光眼、眼眶病专业主任王建荣   屈光手术中心主任刘蕾   医学验光配镜中心主任张文   中医眼科主任张洪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并发症要做哪些检查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并发症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针对性检查,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眼底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血管超声等。糖尿病并发症可能累及多个器官系统,早期筛查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该检查无须空腹,静脉采血即可完成。数值超过6.5%需警惕持续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建议每3-6个月复查。若合并贫血等血液疾病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通过晨尿或24小时尿标本检测白蛋白排泄率,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正常值小于30毫克/24小时,30-300毫克提示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需避开月经期。阳性结果需重复检测确认。 3、眼底检查 采用散瞳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动脉瘤、出血等改变。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5年后应开始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即需检查。重度非增殖期病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 4、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周围神经功能,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感,足部症状尤为明显。检查时需暴露肢体皮肤,电极刺激可能产生轻微不适感。 5、下肢血管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评估糖尿病足风险。检查时需暴露双下肢,通过血流速度和血管壁厚度判断病变程度。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是常见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系统并发症筛查,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增加监测频率。日常需保持规律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饮食注意控制总热量,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摄入,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出现视力骤降、持续蛋白尿或足部溃疡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