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心医院

乳腺外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乳腺外科是青岛市特色专科,现有医护人员19人,医生10人、护士9人。学科带头人王启堂主任担任:青岛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乳甲学组常委,青岛抗癌协会电化疗专委会常委,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ASCO)。卫生部疾控司和中国抗癌协会聘任为:中国百万妇女普查工程青岛地区首席乳腺专家。被授予青岛市十大健康卫士楷模,青岛市着名好医生称号。

乳腺外科现有床位40张,年门诊量22000余人次,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年手术量800-1000余例。

本科拥有先进的计算机乳腺影像处理系统,我市唯一的乳腺微创旋切活检装置(68万)、乳腺活检枪(3万)以及哨兵淋巴结同位素示踪仪56(万),GE乳腺彩色超声(40万)、乳腺高频钼靶X光机(200万)、乳腺CR一台(130万),装备完善的乳腺普查车(360万)。以上设备为早期确诊乳腺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为提高全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4月15日下午,市卫生计生委派专家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组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查看、现场反馈等方式检查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给予我院充分肯定及高度评价。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三年以来,集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通过多项措施不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医院每年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院长作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第一责任人与各临床科室签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责任状中指标与各科室绩效考核密切挂钩;强化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惩处;组织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会诊组,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督检查常态化、规范化;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院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各临床科室制定具有科室疾病特点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考核;进行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临床科室反馈并及时整改。 改进过程中,多层面,多途径培训考核、与绩效考核成绩挂钩、信息化设备的运用等多种手段的利用,使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水平大有提高。下一步,集团将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作为医院药物合理使用的突破口,加强全院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药品使用安全、有效、经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
何洁
回答: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力低下或吸入异物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 1、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常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寒战、铁锈色痰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2、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易引发支气管肺炎。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加重、呼吸急促等。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克洛缓释片、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人群聚集。 3、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多导致非典型肺炎,常见于青少年群体。特征为持续性干咳、低热、头痛等。可选用罗红霉素胶囊、克拉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患病期间应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 4、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感染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咽痛、声音嘶哑伴咳嗽。治疗需使用阿奇霉素颗粒、盐酸莫西沙星片、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等特定抗生素。患者需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摄入。 5、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喘息、呼吸困难。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利巴韦林气雾剂等。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适当拍背排痰。 预防肺炎需注意增强体质,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持续发热、咳脓痰、呼吸费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