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医院

内分泌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1991年正式独立出来的内分泌内科,州级、院级重点学科,恩施州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和恩施州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办公点,恩施州内分泌学科中最完整、最全面的科室,学术水平一直处于州内领先地位。

内分泌内科由门诊、病房、内分泌实验室(核医学科)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室组成,本科室坚持以保证质量为中心,以发展科学为根本,不断加大对学科建设的力度,陆续派遣骨干医师、护理人员赴国内顶尖内分泌代谢病专科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术及诊疗技术梯队,配备专业的内分泌护理队伍,能够对内分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相关生活指导,配合医师完成内分泌各项专业检查和治疗。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中级职称4名,硕士4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3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在硕士导师、恩施州内分泌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省内分泌学会常务委员、省骨质疏松学会委员姚平教授的主持下,内分泌血液科继承和发展了开创的事业,重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始终保持全方位的研究方向,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下丘脑及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钙磷代谢疾病(包括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不孕不育、性腺疾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各种低血糖症、肥胖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痛风与高尿酸血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恩施日报】民大医院率先在全州开展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

本报讯(通讯员唐见、彭芬)近日,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在州内率先开展了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成功治愈一名患有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标志着我州新生儿诊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该患儿出生仅7天,因皮肤黄染、呻吟、少哭、吃奶差、发热、喉中痰鸣入住民大医院新生儿科。经检查后发现,该患儿患有溶血病和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医生结合患儿少哭、吃奶差的情况,考虑其有胆红素脑病的可能。因患儿伴有呼吸衰竭,病情危重,医生决定对患儿进行全自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两小时后,换血治疗顺利结束,患儿胆红素明显下降,病情迅速得到控制,避免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该院新生儿科专家介绍,换血疗法是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最有效的方法,与传统换血术相比,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换血量大、疗效佳,避免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及感染等不良反应,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女性睡到半夜浑身发冷
冷启刚
回答: 女性睡到半夜浑身发冷可能与睡眠环境温度过低、气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原因调整生活习惯或就医检查。 1、睡眠环境温度过低 夜间室温低于18摄氏度或被子过薄可能导致体表热量流失加快,引发寒冷感。可选用保暖性好的羽绒被,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温水泡脚10分钟帮助改善末梢循环。避免穿着过紧的睡衣影响血液循环。 2、气血不足 长期节食或脾胃虚弱者易出现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小米粥,配合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练习。若伴随月经量少色淡,建议中医科就诊。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出现怕冷、嗜睡等症状。典型患者晨起体温常低于36摄氏度,可能伴有皮肤干燥、便秘。需内分泌科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4、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会影响氧气运输,导致组织产热不足。常见于月经量多或素食人群,可能伴随头晕、指甲脆裂。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血豆腐等富铁食物,必要时需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5、更年期综合征 雌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造成阵发性潮热后发冷。多发于45-55岁,可能伴有心悸、情绪波动。保持卧室通风,穿着吸湿排汗的纯棉睡衣,严重者可妇科就诊评估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夜间发冷持续1周以上者记录体温变化和伴随症状,避免过度依赖电热毯导致皮肤干燥。冬季可适当增加核桃、芝麻等温性坚果摄入,每日保证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需警惕低血糖可能,应监测睡前血糖值。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