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中医医院

消化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贺州市中医医院于1999年设立消化内科,随着业务发展,相继成立了肝病研究室,消化内科研究室,开展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肝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其中肝病研究室在广西名中医贝光明主任医师及我院吴树琪老中医、刘绮副主任医师的关怀、领导下,学科建设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被确立为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专科。消化、肝病内科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集临床、教学、科研一体的团队。以突出中医及民族医药为特色,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探索了一条肝病、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之路,总结了一套完整的以中医药为主导的肝病及消化疾病诊疗模式;消化内科拥有奥林巴斯V-70等系列电子胃镜、结肠镜及宾得电子胃镜,高频电凝器,氩离子凝固术设备(氩气刀)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利用以上设备开展无痛胃镜、结肠镜及色素胃肠镜检查、消化道各种异物取出、胃肠道早期肿瘤粘膜下切除术(EMR)、息肉电凝电切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术及硬化剂治疗、消化道出血药物喷洒、黏膜下注射止血及氩离子凝固术、钛夹止血、疣状胃炎电凝术等目前区内先进诊疗技术,目前是贺州市唯一系统开展胃肠镜镜下治疗的专科。有诊疗操作室2间,设有专用清洗室、中医外治室。2008年以来我科系统开展以艾箱疗法、薄氏腹针、瑶药腧穴贴敷疗法、瑶药膏药脐疗、瑶药药罐、瑶药药浴、穴位埋线、刺络拔罐、自血疗法等为特色的中医及民族医药外治,其疗效显著,在当地享有盛誉。其中《瑶医膏药药罐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瑶医膏药脐疗对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的特色研究获得了广西科技厅及广西中医药管理局的立项支持,《加味大柴胡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CRP、TNF-α、IL-6及LHD的影响》获得了广西卫生厅及贺州市科技局立项支持。

目前科内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1人,住院医师5名,人才梯队合理。

消化内科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胆囊炎、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恶性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兼施等特色手段,临床疗效确切,在当地享有盛誉。

重点技术及特色建设

特色与优势之一:重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肝炎/肝衰竭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我科每年收治区内外重型肝炎/肝衰竭达30余人次。我科创立了用于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瑶药药浴及自制肝炎散外敷、温肾健脾祛湿宣肺为主的(寒湿型阴黄)退黄方及解毒化瘀为主的(湿热型阳黄)系列方,有效地提高了本病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使我科对本病的诊疗达到本市领先水平,在区内亦有一定影响。

特色与优势之二:慢性肝炎

中药调节免疫、抗病毒、改善症状是目前慢性肝炎治疗的热点。我科目前根据慢性肝炎的特点,灵活运用中药、中成药进行抗病毒、调节免疫、护肝降酶等治疗,配合中药肝区烫熨、夹脊穴串针法及薄氏腹针、艾箱疗法、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使慢性肝炎患者治愈、好转率达到93%以上,达区内先进水平。

特色与优势之三:肝硬化

逆转肝纤维化、阻断肝硬化发展是我科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我科总结了用于治疗肝硬化的经验方——升降散加味治疗湿热蕴结型早期肝硬化、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血瘀水停、脾虚湿盛证型肝硬化腹水,能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病变,延缓肝硬化的发展,并灵活运用中药“攻”、“补”、“消”的阶段疗法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以真武汤加减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迅速消退腹水、改善体征,提高患者生存率,获效甚佳。此外,我科对于脂肪肝、急性肝炎、肝癌/癌前病变等病种的诊治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用温肾健脾软肝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及胃食管静脉曲张具有丰富经验。

特色与优势之四:胃肠息肉及侧向发育型肿瘤

胃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已是导致胃肠肿瘤的常见原因,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我科率先在贺州市推广无痛胃肠镜检查,并率先开展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和高频电刀、电凝器切除息肉及行粘膜剥离术切除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无痛苦,恢复快,免除开刀手术之苦以及巨额医疗费用开支,技术达区内先进水平。

特色与优势之五: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目前认为疣状胃炎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者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我科率先在贺州市开展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术后配合中药辩证乌梅汤加减及穴位注射、艾箱疗法调理机体阴阳 平衡,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愈率并有效防止复发。

特色与优势之六: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日渐增多,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或咽部不适,或难以解释的咳嗽、气喘,常导致误诊漏诊。我科采用胃镜检查及经临床实践总结出的背腧穴位及舌像等诊断技术,能客观准确的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避免误诊漏诊,以此指导治疗,疗效确切,并配合中医辨证认为该病以“肾阳虚阴液上泛”、“肝郁脾虚湿邪中阻”为主,中药施治可有效的提高远期疗效,该技术达区内领先水平。

特色与优势之七: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为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我科通过无痛内镜直视下喷洒中药治疗、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止血,及电凝、钛夹等止血,并通过辩证,中药早期干预可有效达到止血目的,多项技术在我市率先开展并处于领先地位。

特色与优势之八:恶性肿瘤

针对我市晚期肺癌、肝癌、胃肠癌逐年上升的趋势,我科在大量临床实践和科研中,总结出了以中医理论为依托,注重中西医结合,以“解毒祛瘀、温肾健脾抗癌”为主的恶性肿瘤治疗基本思路,积极开展和引进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中医、化疗及介入治疗等多途径、多手段、多方法的“立体治疗”模式。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抗转移、抗复发,提高远期疗效,以及对消除或减轻中晚期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发症等均有较好疗效。

新技术应用 近年消化内科主要开展的技术有如下:1、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2、食管、胃及结肠腺瘤性息肉等早期癌EMR术3、中药及瑶药为主的外治疗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吃什么好
周小凤
回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富含钙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鸡蛋、牛奶、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炎症反应。鸡蛋中的卵磷脂和牛奶中的钙质对骨骼修复有帮助,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减轻关节炎症。建议每日摄入适量,避免过量增加肾脏负担。 2、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深海鱼、蛋黄、强化谷物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吸收,维持骨骼健康。深海鱼中的维生素D含量较高,蛋黄中的胆固醇需注意控制摄入量。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重病情,但过量补充可能导致中毒。 3、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燕麦、西蓝花、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炎症反应。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西蓝花中的硫化物有助于抗氧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便秘,影响药物吸收。 4、富含钙的食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奶酪、豆腐、芝麻等富含钙的食物。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矿物质,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对骨骼有保护作用,芝麻中的镁有助于钙吸收。钙摄入过量可能导致结石,需注意适量。 5、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适量吃蓝莓、绿茶、黑巧克力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关节组织。蓝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抗炎作用,绿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免疫调节。黑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需注意选择低糖品种。 二、药物 1、塞来昔布胶囊 塞来昔布胶囊是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肿胀,胃肠道副作用较少。可能出现心血管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服用。 2、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急性发作期。该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炎症介质产生,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需饭后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 3、甲氨蝶呤片 甲氨蝶呤片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适用于中重度强直性脊柱炎。该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反应,减缓疾病进展。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孕妇禁用,用药期间需避孕。 4、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是一种抗风湿药,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有外周关节炎的患者。该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症状,对肠道炎症也有改善作用。可能出现皮疹和肝功能异常,需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5、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强直性脊柱炎。该药通过阻断肿瘤坏死因子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需皮下注射,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用药前需排除结核和乙肝感染。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