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麻醉科成立于60年代末期,是我院主要的临床二级学科,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科室人员包括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1人,初级职称6人,麻醉护士3人。在学科带头人崔建中主任(安徽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安徽省麻醉学会、麻醉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滁州市麻醉学会、麻醉质量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带领下,麻醉科业务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我科相继引进了全功能麻醉机15台(其中欧米达、英国产百思麻醉机各2台),多参数监护仪15台(美国产太空监护仪1台),微量注射泵、靶控注射泵数十余台。开展了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监测。全面开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冠状动脉搭桥和换瓣手术的麻醉,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新生儿及高龄患者手术的麻醉,各种腔镜手术的麻醉。开展了术后镇痛、分娩镇痛、无痛人流和无痛胃镜。开展静脉吸入气管、支气管内全身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控制性低血压、深低温体外循环麻醉。年手术量8000多例,全麻比例已超过50%以上。

近几年来我科从未发生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及任何医疗纠纷,全科上下团结一致,秉承老一代麻醉科老主任们留下的好的优良传统,以及“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关爱患者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年轻医生自我创新精神。06至07年间先后派出王伟、李勇、方志兵同志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修深造,以提高我科业务技术水平,除保证了我科在滁州市专业技术领先地位外,还需我们不断的努力,达到或赶超省内其他同级别三甲医院水平。除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外,还注重对年青医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传、帮、带”为主,走出去进修,参加省地区继教学习等为辅的培养模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轻微脑梗塞好了还能干活吗?
邵自强
回答: 轻微脑梗塞患者症状缓解后一般可以继续工作,但需根据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调整劳动强度。轻微脑梗塞通常由脑部小血管短暂缺血引起,可能遗留轻微肢体无力或反应迟钝等症状。 脑梗塞急性期后若经规范治疗且无严重后遗症,多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轻至中度体力劳动。神经功能缺损轻微者,如仅存在短暂头晕或轻度手脚麻木,可在康复训练后从事低强度工作,如文职、轻度家务等,避免高空作业、重体力劳动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操作。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头颅CT或脑血管造影,监测血管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因病灶位置特殊,即使症状轻微也需长期避免剧烈活动,如脑干或小范围皮质梗塞可能影响平衡功能。 少数患者虽影像学显示梗塞灶小,但存在血管狭窄、高血压控制不佳等基础疾病,过早恢复高强度工作可能诱发二次梗塞。合并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劳动能力需结合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职业司机、精密仪器操作者等特殊岗位,即使症状消失也应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后再复工。 建议康复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监测血压血糖。工作中每1-2小时休息5分钟,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二级预防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