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一医院北院

康复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昌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是江西省南昌市医学领先建设学科、南昌市康复医学会、南昌市医学会物理康复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及江西省规范化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江西省医学省市共建学科。。现有开放床位100床,专业技术人员57人,其中康复医师13人(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康复治疗师23名,康复工程师1名,心理治疗师1名,康复护士19名。团队中拥有江西省及南昌市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目前已开展了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脊髓损伤、儿童脑瘫、老年病及慢性疼痛等亚专业康复,设有康复门诊、脊柱门诊、心理门诊、失眠门诊。设有康复评定室、物理康复治疗部(物理因子治疗室、运动治疗室、ADL训练室、体能训练室、儿童康复治疗室、文体活动室)、作业治疗部、言语语言病理学治疗部、心理康复部(心理康复门诊、失眠门诊、心理康复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部(针灸、推拿、拔罐、整脊、龙氏手法治疗)、高压氧舱及康复工程部、康复护理部,还拥有象征国际化康复医学科标准的大型水疗等。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面积:2700平方米,病区3300平方米。康复医学科总面积6000平方米。

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2项,验收3项,市级课题3项。

近年来举办了5期江西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康复医疗新进展学习班”。2011年承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2011物理治疗学术论坛暨物理治疗学组成立会议”,邀请了美国、比利时、香港、台湾等国内外康复医学知名专家进行讲学,促进了学术交流,对提高我省康复医学水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2年8月25日将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脑卒中康复论坛”,为脑卒中康复探索出一种规范、科学、程序化的临床应用康复模式。

建立和完善了康复医学治疗及教育体系,包括本科生教学、进修生、专科医师继续教育多年来,我科一直承担医学院成人教育等多个层次的康复医学课程和临床见习工作。并自2011年以来先后成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学专业、江西新余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基地。

本学科作为南昌市第一医院重点建设学科,在科主任李云的带领下,遵循国际先进理念,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配置国内一流的硬件设施,提供一流的服务,把病人当亲人,给病人最优质的关怀,为学科的国际化进程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特色:早期介入;

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花费;

体现人性化,营造和谐环境,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执行了国家无障碍设计规定的相关标准;

与各科的工作协调性发展,并与北院急诊科加强联系,形成了急救、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

南昌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介绍

生命无价 贵在功能 康复有术 重塑新人

外科疾病:外科急性感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烧伤后瘢痕,伤口愈合,肠粘连等。

骨科疾病:软组织损伤,腕骨综合症,尺神经肘管综合症,关节病变和损伤,腱鞘尺滑膜疾病,骨折关节脱位与外伤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峡部崩裂和脊柱滑脱,腰椎小关节病,类风湿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椎炎,骨质疏松症,原发性脊柱侧弯,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神经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等。

内科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足,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胸膜炎等。

儿科疾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智力低下,脊柱裂,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脑性瘫痪,佝偻病,支气管肺炎,新生儿高胆血症等。

皮肤疾病:带状疱疹等。

消化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泌尿疾病:急性肾盂肾炎等。

五官疾病:耳廓软骨膜炎,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鸣,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睑缘炎,睑腺炎和睑板腺囊肿,泪囊炎,视神经炎,复发性口疮炎,智齿冠周炎,涎腺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等。

妇科疾病:前庭大腺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外阴血肿,痛经,产后排尿无力,产后缺乳等。

功能障碍康复:疼痛、痉挛、挛缩,膀胱和直肠控制障碍,压疮,感知认知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

地址: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北院

青山南路739号

联系电话:康复医学科:0791-86847912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南昌市第一医院骨科获“2014方圆工程骨科手术病例邀请赛”江西站前三甲

(本网讯 王琳)近日,“2014方圆工程骨科手术病例邀请赛”江西赛区比赛在南昌落下帷幕。南昌市第一医院骨-脊柱外科导师吴培斌主任,学员张志平医师凭借优异的表现获第三名,夺得江西站“金手奖”并顺利晋级区域复赛。 此次比赛由骨科在线、江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共同举办,旨在展示我省中青年外科医师风采,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我省骨外科发展,省内共有十余家医院选派医生参加。比赛以选手现场演讲手术视频为主,结合手术病例,展示骨科操作技术。南昌市第一医院骨-脊柱外科医学博士、张志平医师代表该院骨科参赛,凭借“3D打印椎弓根螺钉导板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梦想导师、大会主席的一致肯定和精彩点评,最终脱颖而出。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