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不调如何针灸
曲中玉
回答: 月经不调可通过针灸关元穴、三阴交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太冲穴等穴位调理。月经不调可能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寒凝血瘀、肾虚、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痛经等症状。 1、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属于任脉穴位,具有温补下焦、调理冲任的作用。针灸关元穴可改善因肾阳虚导致的月经后期、经量过少,伴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操作时需由专业医师采用补法,配合艾灸增强温煦效果。气血虚弱者常配伍足三里穴以健脾益气。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要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处,擅长调和气血、疏肝理气。针对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经血色暗有块,针灸该穴可配合太冲穴增强疏肝解郁之效。寒凝血瘀者需配合温针灸法,孕妇禁用此穴。 3、血海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主治血分疾病,对瘀血型月经不调效果显著。经期延长、经血紫暗夹血块、小腹刺痛者,针灸血海穴可配伍膈俞穴活血化瘀。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阴虚血热者需谨慎使用。部分患者针灸后可能出现局部淤青,属正常反应。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功效。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者常见经色淡红、经量稀少、面色萎黄,针灸该穴可配伍气海穴增强补气摄血作用。治疗需采用捻转补法,配合饮食摄入山药、红枣等补脾食物。 5、太冲穴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原穴,擅长平肝息风、疏泄情志。肝气郁结型月经不调伴随烦躁易怒、经前头痛者,针灸太冲穴宜用泻法,可配合耳穴肝区贴压。痰湿阻滞者需加丰隆穴化痰祛湿,肾虚者禁用强刺激手法。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舒畅。 针灸调理月经不调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前一周开始施治效果更佳。治疗期间应避免生冷寒凉食物,注意腰腹部保暖,规律作息时间。若伴随严重贫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需配合中药或西医治疗。自行按压穴位可作为辅助手段,但深度刺激必须由执业中医师操作。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