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总局医院东湖院区

我院运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避免患者手术创伤

时间:2013-07-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万宁和乐镇17岁少女陈某是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但风湿性心脏病让她灿烂的生命之花几乎凋谢。

  据陈奕玲介绍,8年前因为感冒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后来开始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现在她走路不到100米都觉得乏力疲劳,上下楼梯都会脚软,无法参加劳动和体育运动。每次同学约她去逛街,她都只能推辞,因为她走不了远路。当地医院建议做心脏开放手术,但她害怕开刀而犹豫不决。

  病情越来越重的她觉得自己很难撑过2008年春节了,偶然间听说农垦总局医院国优专家周兰清教授率领心血管内科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治愈很多患者的消息,并且不用开刀,创伤小,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我院接受治疗。

  心血管内科主任李少波告诉她,她患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源在于心脏二尖瓣重度狭窄,二尖瓣就像心脏的"一扇门",二尖瓣狭窄之后将会影响心脏排血量,易引发心脏病。

  考虑到传统心脏手术创伤大,会留下长长的手术疤痕,对她以后的婚姻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依据病情该科与心胸外科会诊后决定采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

  日前我院心血管内科为其成功实施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手术。"看到我女儿是笑着从手术室出来的,我就知道她没事了。" 陈大妈放心地说。

  心脏恢复健康的陈奕玲说,为了治好风湿性心脏病,住院前她已经做好了开刀手术的心理准备,但来农垦医院后,竟然不用开刀只用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就治好了她的病,让她"喜出望外"。

  李少波主任说,传统的心脏开放手术要打开胸腔,心脏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风险高,给患者造成很大伤害。而这种介入手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导管介入,解除心脏瓣口机械狭窄,利用球囊张力作用使粘连融合的二尖瓣在交联处分离,帮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

  张大妈看到女儿重新恢复健康,高兴地说:"多亏医生们为我姑娘着想啊,用这种介入手术,不用开刀就治好了她的病。"

  据与陈奕玲同病房的73岁的李大妈介绍,她由于反复心慌、心跳太快,经常头晕,来农垦医院一查患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在心血管内科用心脏介入手术就治好了她的病。她还说:"虽然我的儿女不能经常来照顾她,但这里的护士经常给我送饭,凡事都为我们病人着想,嘘寒问暖地就跟自己亲闺女一样亲。"

  李少波提醒,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该定期观察病情,避免风湿活动的发生,尤其要及时防治感冒,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和咽喉炎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导火线",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增强免疫力。

  据悉,我院心血管内科运用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严重心率失常等疾病,避免减少开放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

医院动态

更多 >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结核病及其防治

相关链接:海南省农垦医院感染科现95张床位,已经完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等待专家的验收。下一步的规划扩大结核病医院规模,新建一栋可容纳300张床位的住院楼。目前能够治疗:初治的肺结核、复治的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结核的免疫治疗、结核的中西治疗、有并发症的肺结核、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病人......各种肺结核急危重症病人都能够治疗,技术力量雄厚,面向全省收治重症肺结核、有并发症的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等患者。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与农垦总医院感染科学科带头人周云主任的访谈当中,她详尽地为我们解答了结核病的相关常见问题,并向谈及肺结核及有关防治方法。 问题一:什么是肺结核? 周主任答: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菌可以侵入到人体的各部位器官里。肺部是感染结核病菌的最主要器官,因此人们称之为肺结核,俗称:肺痨、白色瘟疫。是一种很古老的传染病,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这种疾病就伴随着人类,到目前为止,肺结核不仅没有被消灭,发病率还逐渐呈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病情较严重的会引起呼吸衰竭、气胸、大咯血、结核性的脑膜脑炎等情况。 问题二: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以及发病情况 周主任答:结核菌传染性很强,其感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入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以及吐痰、交谈等行为,都会成为其传播方式。 从发病情况来看,感染到结核菌的人很多,但是发病的人不多,人自身有免疫力,会将病菌排出体外。个体感染结核菌后,将终身携带病菌,约有10%-15%的感染者会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成为新患者并继续传染给其他人。 问题三:什么是耐多药肺结核? 周主任答:当病人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任一种或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时称为耐药结核病。而当病人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时则称为耐多药结核病。假如患了肺结核后,没有到医院做规范性的全程治疗,不按照医生的指导来治疗,就可能导致病人体内的结核杆菌产生耐药,使治疗失败,出现耐多药的情况。一旦出现耐药的情况,就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所需治疗时间更长。 问题四:结核病有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 周主任呼吁:只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大部分的患者都能治愈,患者必须明确这一点,不要讳疾忌医。如果是初次患病,及时到有资质的正规医院就诊,能够规律全程地使用抗结核药,大部分肺结核病人可以治愈。目前比较难治愈的几种类型有:耐多药的、得病后没有及时到医院治疗,已经出现了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呼吸功能衰竭、大咯血的情况、合并了其它细菌的感染引起多器官的衰竭的情况。周主任告诉我们,曾有一个前来检查的老师,被诊断出患有肺结核,但是因为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担心失去工作,一直拖延没有前来治疗。几年之后,她的病情发展已经非常严重,引发了各种并发症,肺部出现了巨大空洞,肺功能也严重破坏。由于治疗的拖延,不仅给她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到了她的愈后情况,不能很好地恢复。 1、早发现。定期做体检,以及注意自检,比如有低烧、盗汗、干咳、痰中带血、胸痛、消瘦、食欲不振、月经失调等,如有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咳嗽两周以上各种消炎对症治疗无效的,也应当及时到医院行胸片检查;2、早隔离。防止结核病进一步传播扩散。得了结核病的患者必须注意隔离,平时出入公共场所注意带外科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3、早治疗。患者不要讳疾忌医,不能因为个别人异样的眼光耽误了最佳治疗期。一旦被诊断就应及时、早期给予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并在医生的知道下坚持规律用药,严格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不能随意更改或间断治疗,直至完成所规定的疗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