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

康复科开展三伏灸治疗

时间:2013-07-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康复医学科开展三伏灸治疗

  初伏:7月18日;

  中伏:7月28日;

  末伏:8月7日。

  地址:酉阳县人民医院内科楼7楼;

  预约、咨询电话:023-75553250。

  欢迎广大病员前来咨询、灸疗。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三伏天灸”治病的机理是什么?

  答:三伏天是指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三伏天疗法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在背部穴位敷以芳香走窜,开窍通络的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问:三伏灸适用的疾病是什么?

  答: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问:三伏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答:常用选穴:大椎、肺俞、膏肓等。根据呼吸道、消化道、关节性等疾病不同病症,贴敷穴位因人制宜。

  问:具体用法是什么?

  答: 三伏灸所用的药物为膏状,由传统的药物加工改良后制成。使用时以胶布将药膏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各种病症所取的穴位不同。成人一般贴3-6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灼痛感,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效果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以上为药物贴敷灸

  也可艾柱隔生姜灸。

  问:禁忌症有哪些?

  答: 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实热症、阴虚火旺症等疾病,以及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问: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只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问:贴敷疗程如何?

  答: 贴敷疗法三年为一疗程,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

  问:2014年三伏灸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三伏”天是指每年的夏至后第三、四个“庚”日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每年时间不同,2014年“初伏”是7月18日,“中伏”是7月28日,“末伏”是8月7日

  问:三伏天特点是什么?

  答: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问:三伏一共多少天?

  答:三伏一般为30天,但有的年份为40天,这主要取决于中伏的天数。

  问:每年“三伏天灸”的时间一样吗?

  答:不一样。每年三伏天都在7月~8月天气最炎热的时间,但具体时间略有不同,每年贴药的具体时间我们都会在贴药前在多种媒体上提前预告。

  问:错过这3天还能来贴药吗?

  答:可以。因多种原因未能在以上时间贴药,可以在“三伏天”这段时间里(7月18日至8月7日)的每个天灸日后一两天来贴药,也有较好的疗效。

  问:外地患者能否带药回去自己贴?

  答:“三伏天灸”的药物芳香易挥发,即制作即贴药治疗最佳,另外,自己贴的话,穴位的定位可能也不准确。

  问:患者正逢哮喘发作期,能贴药吗?

  答: “三伏天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到内科或儿科看医生,对症治疗。

  问:贴药时间以多长为宜,当天晚上能洗澡吗?

  答: 贴药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但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四小时或更长。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贴药一小时之内不宜冲凉。

  问:如贴药后出现皮肤上起泡怎样处理?

  答:由于所敷贴的多为辛香刺激的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会出现起泡现象,甚至泡消后会留下浅浅的疤痕,这都属正常现象。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问:“三九灸”与“三伏灸”有什么不同?

  答:“三伏灸”是选择在每年的三伏天治疗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的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三九灸”则是选择每年天气最寒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最容易发作的时间进行巩固疗效的方法,结合起来做疗效更佳。

  问:什么是三九灸法?

  答:三九天灸疗法是在一年最冷的日子里,以辛温药物敷贴特定穴位,可温肺逐痰、健脾补肾,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提高抗病能力,有效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各种关节痛等。

  问:今年的“三九灸”是什么时间?

  答:“三九灸”的时间是固定的,即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一、第二、第三个“九”,2014年的三九灸的具体时间是12月22日、12月31日和04年1月9日。

  问: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三九寒天“。

  问:什么是天灸疗法?

  答:天灸疗法是独具中医特色的子午流注时间治疗学与特定中药相结合,在特定穴位专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又称发泡疗法,由医生将中药贴于患者穴位上,从而达到灸治的效果,尤其适合患呼吸道疾病的市民。普通人做天灸,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状态,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防病的目的,这也是中医“上工治未病”的体现。包含三伏灸及三九灸。因此天灸治疗被誉为一种绿色环保疗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开通试运行

2014年6月13日,我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开通试运行,重医大附一院医务处陈力副处长莅临会诊中心现场指导。 在远程影像会诊中心现场,陈力副处长与刘洪沛院长一行实时观看了泌尿外科一“盆腔肿块”病人的远程影像会诊情况。我院泌尿外科及放射科医生通过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向重医大附一院专家传输病人的病历及影像资料,并通过视频直播和联机对话了解病人有关情况,最后经过专家会诊作出诊断意见及诊疗方案。在重医大附一院放射科会诊中心,吕富荣副院长与酉阳医院刘洪沛院长进行了实时通话,并对远程会诊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及安排部署。会诊结束后,陈力副处长针对我院开通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后的使用情况、医师反馈情况、病人满意度等作了详细的了解,并对系统维护,工作机制及下阶段重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2013年10月25日,我院作为重庆市卫生局启动远程会诊系统的第二批项目实施医院,通过近半年时间的筹建和调试,我院远程影像会诊中心顺利开通试运行。该中心将成为我院与重医大附一院合作的典范和精品,将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的一个亮点项目,在我院迎接二甲复评及三级医院创建过程中,积极打造成亮点工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