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眼科医院

吞咽过快鸡肉块卡食管 内镜取出免受手术之苦

时间:2014-07-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昨日,烟台开发区医院内镜室内,当医生在内镜下将卡在陈先生食管内的鸡块取出后,患者第一句话就是“可是舒服了!没想到吃块鸡肉差点要了我的命。”

  年过花甲的陈先生昨日中午在家吃饭时,因吞咽过快,不小心将未及咀嚼的鸡肉块囫囵吞下,导致鸡肉块卡在食管无法下咽。陈先生立刻感到十分难受,呼吸都有些困难。家人迅速将痛苦异常的陈先生送到烟台开发区医院就诊。在内镜室医生护士的通力协作下,终于将鸡肉块从患者的食管内取出。恢复过来的陈先生不由发出了上述感叹。

  据烟台开发区医院内镜室医生介绍,以前在没有内镜下异物取出术这项技术时,此类患者,往往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还要承受手术风险。自从内镜下异物取出技术应用以来,使大部分食管被卡异物的患者免受了手术之苦。该项技术必须有胃镜操作医生娴熟的技术和胃镜护士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食管异物能否取出,首先要进行内镜下观察,必要时结合X线检查,确定异物的性质、所在位置、是否尖锐、是否插入管壁等情况,以评估操作的可行性和危险性。对于可行性低、危险性大的患者往往仍需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食物被卡食管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吃鱼的时候,需多加注意,避免吞咽过快、咀嚼不细的不良习惯,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进食时更应特别小心,因异物造成心脏、主动脉破裂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报道并不罕见。

  在此医生提醒大家,在享受美食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大肉块、鲍鱼、、果冻、葡萄、鱼刺等等不小心都会带来危险的哦! 

医院动态

更多 >

巨大脑脓肿患者经神经外科行颅内钻孔引流术康复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有巨大脑脓肿致定向、认知力下降的患者开展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术,患者好转出院。 家住开发区的李女士两个月前开始一直发烧,原以为是感冒了,在家附近诊所行抗炎治疗,开始时略有好转,但随后头痛逐渐加重,用药后也不缓解,于是李女士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经内科进一步的相关检查、会诊,明确诊断为“左颞枕叶脑脓肿”,转入神经外科治疗。患者影像资料提示其左颞叶、左顶叶有一巨大脑脓肿腔,局部相连,因其脓肿巨大,对周围脑组织慢性压迫,导致部分神经系统损害,患者已出现意识淡漠,定向力、认知力下降等症状。针对患者的病情,神经外科专家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为其行钻孔脑脓肿冲洗、引流术。由于李女士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医生经过系统控制和抗炎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为其实施了钻孔脓肿冲洗引流手术。术中神经外科专家在患者患侧枕部头皮切口,颅骨钻孔,打开硬脑膜,以抗生素溶液对脓肿腔进行冲洗,术后置管引流一周拔除,术后经过继续抗炎等综合药物治疗,患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脑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成为颅内脓肿,脓肿位于脑组织内者即为脑脓肿。导致颅内脓肿的细菌来源可来自临近的感染灶(如中耳炎、鼻窦炎、面部疖肿),远隔部位的感染灶(如肺炎、心内膜炎),或通过开放性颅脑损伤直接进入颅内。 脑脓肿病人一般表现三类症状,即急性感染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局灶性症状。 临床表现为: 1、全身感染期:为起病初期,患者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此期因患者症状非特异,难以据此做出诊断。随诊炎症局限化,上述症状逐渐减退。 2、颅内压增高:在脑脓肿形成过程中,病人多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头痛,呈持续性阵发加剧,头痛部位一般与表浅的脓肿部位一致,因此病变局部颅骨可有叩痛,头痛常伴有呕吐,约半数病人可有眼底水肿。 3、脑局限症状:⑴癫痫;⑵脑膜刺激征;⑶中枢性面瘫、偏瘫或椎体束征阳性及小脑体征等。 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病灶局限、脓肿较小、神经症状不明显者。手术治疗包括脓腔穿刺和脓肿切除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