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立医院

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极危重患者治愈出院

时间:2014-06-30 14:38 作者:复禾健康

  5月16日,经过我院25天的精心治疗,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极危重患者治愈出院。至此,我省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由我院治愈出院。

  上午11时26分,患者及其爱人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一起走出病房。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迟蔚蔚、应急办副主任盖英群、疾控处副处长王燕、中医药业务处副调研员牛晖,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等省级防控专家组部分专家,市卫生局副局长任怡春、调研员曹国刚、副调研员邵涛,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解伟等领导出席出院仪式。院长、党委书记杨宗河代表医院向患者赠送了鲜花。患者及其爱人深深鞠躬感谢医护人员25天来的全力救治:“是你们让我们家又团圆了,是你们让我们的天空又晴朗了!”省胸科医院医护团队成员及我院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院级专家、重症医学科和感染疾病科的医护人员一同参加了活动。

  该患者因发热、咳嗽6天,憋喘1天,于4月21日18点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由于病情危重,当晚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后经市、省和国家三级CDC确认,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全省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好转。目前患者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道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4次阴性,经省、市级专家组会诊评估,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专家组组长、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教授说:“他的成功治疗,说明H7N9禽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全省人民是可以放心的。”

  杨宗河院长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以“一流的重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专家、一流的护理、一流的配合,达到了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效果。”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央电台“爱在乡村”公益活动

  8月22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爱在乡村”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山东,此次来到了著名的“铁道游击队之乡”——山东枣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院长助理任军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心主任刘智力,枣庄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张心立,中央台驻山东记者站副站长柴安东,中央台社教中心新媒体部主任付雪琴,中央台驻山东记者站记者刘颖超,枣庄广电台广播综合频道新闻评论部主任陈中等一行,积极响应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号召,前来我院进行了一次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公益活动。 枣庄市卫生局张令刚副局长及我院王涛副院长于我院门诊楼五楼会议室主持了接待仪式,与会的还有医务部主任朱文勇、肿瘤二科主任阚士锋等。首先由张副局长向各位领导及专家介绍了我院的基本院况。随后,王涛副院长将我院过去所取得的成绩、目前的现状及将来的发展蓝图做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同时也将我院的肿瘤研究中心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 任军教授兼任北京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系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常务副主任、首医肿瘤医学院院长助理、肿瘤中心主任,肿瘤免疫治疗及肿瘤个体化治疗学科带头人,其一行人来到肿瘤研究中心进行教学查房及讲座交流对我院肿瘤免疫治疗及肿瘤个体化治疗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活动期间,肿瘤研究所所长王涛副院长主持了此次教学查房活动,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的交流讨论,任军教授对患者的诊治作了进一步的指导,提出下一步的诊疗计划,并指出重点学科突出,多学科并进发展的理念。随后来到病房看望了患者,并进行了亲切的攀谈,交流,也非常欢迎患者到北京接受肿瘤免疫治疗,从而消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给患者战胜病魔带来了极大的信心。最后任教授给肿瘤研究所的全体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丰富、精彩的教学讲座,介绍了国际、国内最前沿的肿瘤治疗方法、方案,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趋势、进展等。同时表示非常乐于与我院的肿瘤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合作,项目支持等。 一直秉承“公益性、服务性、实用性”定位的爱在乡村活动——走进乡村代表团目的地是台儿庄涧头集镇,途中来到枣庄市立医院,虽然为期半天,但是意义大,规格高,对于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与诊治水平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对肿瘤研究中心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理念的拓展意义深远。下午我院两名肿瘤治疗专家陪同任院长一行前往乡村义诊,将两级医院的临床诊治经验、新技术的开展真正带到乡村,对于提高乡镇医院的学术氛围、提升我院的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儿童单纯性紫癜症状有哪些
聂小娟
回答: 儿童单纯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通常无其他明显症状。儿童单纯性紫癜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轻微外伤、维生素C缺乏、感染诱发、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四肢皮肤瘀点、按压不褪色、无痛痒感、无黏膜出血、可自行消退等症状。 1、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结构发育不完善,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可能与胶原蛋白合成不足或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四肢伸侧对称性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瘀点。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改善血管脆性,严重时需排查凝血功能异常。 2、轻微外伤 儿童活动量大且防护意识弱,磕碰后易出现皮下出血。常见于膝盖、肘部等骨突部位,瘀斑呈青紫色且边界清晰。家长需检查居家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外伤后立即冷敷可减轻出血。若反复出现大面积瘀斑,需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3、维生素C缺乏 长期饮食不均衡导致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影响血管胶原蛋白合成。表现为毛囊周围瘀点伴牙龈出血,常见于挑食儿童。家长应增加柑橘类水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颗粒或复合维生素制剂。 4、感染诱发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暂时性血管炎性反应,如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下肢散在瘀点。通常伴随发热、咽痛等原发病症状,感染控制后瘀斑可逐渐吸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病毒感染以对症处理为主。 5、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家族性毛细血管脆弱倾向,表现为自幼反复出现轻微瘀斑。可能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相关,需排查Ehlers-Danlos综合征等疾病。家长应记录出血频率和部位,定期随访评估,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皮肤瘀斑的变化情况,记录出现时间、部位和范围。保证饮食均衡富含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碰撞和过度日晒。若瘀斑持续扩大、伴随鼻出血或关节肿痛,应及时就医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多数单纯性紫癜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逐渐改善。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