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云南新发职业病96.8%是尘肺病 昭通曲靖等是高发区

时间:2014-05-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4月24至5月1日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据统计云南省卫生厅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报告新发急慢性职业病5种438例,其中尘肺病424例,占96.8%,尘肺病为主要职业病,发生前五的地区有昭通、曲靖、楚雄、昆明和玉溪,集中发生于煤炭和有色金属行业。所有职业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急性中毒。

  中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十大类,共计132种。

  云南尘肺病以矽肺、煤工尘肺发病最多;职业中毒以铅、砷、汞、锰及其化合物,砷化氢、磷化氢、一氧化碳最多;还有少部分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其中主要是噪声聋。

  1类 尘肺病

  尘肺病是指因在生产过程中,吸入产生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会产生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尘肺病多发于粉尘浓度高、劳动防护条件差的工作场所(如煤矿、水泥厂等)。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7,尘肺病分为壹期、贰期、叁期。

  粉尘危害的预防:

  在粉尘的工作环境下,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使用防护口罩(面罩);尽早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并发症。

  防尘口罩(面罩)的正确用法:

  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口罩(面罩);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

  2类 职业中毒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中毒。分为金属中毒、非金属中毒、有机化学物中毒三种。其中主要是砷化氢、硫化氢中毒。

  职业中毒的预防:

  加强工程防护措施,改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使生产环境和空气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按照有关要求对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改进,保证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做到早发现、早诊治,并加强工人管理,严禁在车间进食;加强个人防护,选择符合标准、与作业场所匹配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规范使用。

  职业性铅中毒及常见职业

  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易发铅中毒的常见职业有:印刷、蓄电池、玻璃、陶瓷、塑料、油漆、化工、造船、电焊、铅矿开采和冶炼等。

  中毒后临床表现:早起常感无力、口内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随后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腹绞痛死铅中毒的典型症状,多发生于脐周部。另外出现中度贫血,有时伴发高血压。

  砷化氢中毒及常见行业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值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砷化氢为某些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存储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故中毒可见于多种行业,而以冶金工业最多见。

  中毒后临床表现: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明显的关系;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起病急,依次出现急性溶血及急性胃功能损害为主的各种表现。常有头疼、头晕、乏力、四肢酸疼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呼气中有大蒜臭味,溶血多在三个小时内发生。有畏寒、发热、黄疸、尿呈暗红色(血尿)。

  3类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这类疾病在云南省发病率较低,其中主要是职业性噪声聋。

  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害。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职业性噪声聋。噪声还可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噪声聋的预防:

  生产性噪声对劳动者听力的损害往往是长期缓慢累积的结果,很容易会被忽视。由于职业性噪声聋是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伤,只能预防,无法治愈,所以预防是关键。

  可从两方面防护。首先,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其次,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每年一次包括听力检查在内的职业健康检查尤为重要,发现听力异常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及时调离噪声作业。

  职业病误区的解读

  云南交通中心医院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中心的刘桔医生介绍,现在很多人由于宣传不够,对于职业病的认识有限,往往造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益无法保障。

  作为医院现状是很缺乏职业病医生,作为职业病医生的从业要求高于普通的临床医生,首先要具备一个临床医生的资历,还要有《劳动法》规定的相关从业资格,因此目前全国都很缺乏职业病医护人员。呼吁更多的机构参与到职业病的宣教中,保证有毒有害工种作业环境的安全,身体健康的安全。让职工和企业双方都清楚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作为劳动者应当定期接受企业安排的职业健康检查。在国外职业健康检查是强制性的,在我国国内是属于自愿性的,因此很多人会觉得麻烦而不愿意接受检查,或者还有一种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定期做职业健康检查。

  特别提醒:职业健康体检区别于普通的健康体检,检查的项目类似于常规健康体检,但是有本质区别,职业健康体检是根据从业的工种接触的有害环境制定的专门的检查项目。

  作为企业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遵循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遵循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按照规定组织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离岗检查。

  特别提醒:建议各大企业在固定的医院做职业健康检查,方便建立完整的系统档案。(实习记者 于?)

医院动态

更多 >

农民工尘肺患者的福音----2014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的救助,对于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工患者来说,这3000元的救助解决了大问题,等于救了我们半条命啊”,这是得到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救助项目”资助的陕西省平利县农民工尘肺病人黄自友在北戴河疗养院肺灌洗治疗后,领到救助款时激动地说。这位仅是目前已经接受资助和治疗近百位尘肺病农民工中的一位。 经民政部批准,由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承担这个公益项目,由中央财政和基金会共同出资195万元,救助我国中西部地区750名贫困尘肺病农民工患者,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尘肺病农民工的关怀、关爱送到他们心中。2014年5月23日在青海西宁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由基金会10家定点医院具体实施。目前已有100名农民工受益,得到救治。 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是从事公益事业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公募性慈善组织,现在全国24个省市设有41家定点医院、21个代表处、17支志愿者队伍、10家煤矿职业危害检测评价中心和1家法律援助中心,多角度、多领域的从事尘肺病防治领域的慈善工作,经民政部评审为4A级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慈善为怀,防治尘肺”,实施尘肺病康复工程,十年来,救治尘肺病患者9万余人,解除或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受到广大尘肺病人和家属的欢迎。 过去,由于用工制度不建全,职业病防治法执行不到位,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粉尘职业危害作业的农民工无告知、无培训、无体检,农民工的知情权、健康权没有得到保障。尘肺病具有迟发性,农民工又多是“轮换工”,很多人在多家企业工作后患病。因无合同、无证明、无人承担责任,无人为他们承担医药费,更没有工伤保险,常常导致救治不及时。基金会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救助这些弱势群体,今年首次获得民政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农民工尘肺病人的治疗补贴。 尘肺病的治疗是项难题。工人一旦患病就出现进行性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心悸等症状,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常合并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而加重尘肺病的进展,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及活动能力,导致肺心病而危及生命。基金会委托定点医院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和综合治疗技术救治尘肺病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能改善肺功能,术后患者可感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好转,延缓病情升级。综合治疗尘肺病,利用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减轻病人症状,缓解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公益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民工尘肺病人,项目实施时间为2014年5月—11月,大容量肺灌洗每人补贴3000元,综合治疗每人补贴800元,有需求的农民工尘肺病人可以查询基金会网站,及时与基金会或定点医院联系,申请救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