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Q 面瘫耳朵响是怎么回事

A 面瘫伴随耳朵响可能与病毒感染、耳部神经损伤、中耳炎等因素有关。 面瘫合并耳朵响常见于病毒感染累及面...

咨询专家

Q 喝酒后胃出血怎么回事

A 喝酒后胃出血可能由酒精刺激、胃黏膜损伤、胃溃疡、胃炎、胃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酒、药物治疗、内...

咨询专家

Q 什么叫亚急性脑出血

A 亚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到脑组织或脑室,通常发生在出血后3天至3周内。这一阶段的特征...

咨询专家

Q 糖尿病人服用哪些降糖药合适

A 糖尿病人可遵医嘱选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控制血糖。 二甲双胍片通过抑制肝糖原...

咨询专家

Q 身上有虫子爬的感觉怎么回事

A 身上有虫子爬的感觉可能与感觉异常、皮肤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感觉异常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等...

咨询专家

Q 扁平苔藓有哪些症状

A 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紫红色扁平丘疹、黏膜白斑和瘙痒。 扁平苔藓的皮肤损害通常...

咨询专家

Q 脑梗死患者突然腰疼的原因

A 脑梗死患者突然腰疼可能与腰椎病变、肌肉痉挛或肾脏疾病有关。 腰椎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或骨质疏松性骨折...

咨询专家

Q 手上有瘊子怎么去掉

A 手上有瘊子可通过冷冻疗法、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去除。瘊子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与皮肤破损、...

咨询专家

Q 急性牙髓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急性牙髓炎饮食要求细说

A 急性牙髓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及高糖食物,以减轻牙齿刺激和炎症反应。 急性牙髓炎发作期间...

咨询专家

Q 什么方法能不失眠

A 不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规律运动、避免刺激性饮食等方式实现。失眠可能由压力、焦...

咨询专家

医院动态

更多 >

农民工尘肺患者的福音----2014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的救助,对于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工患者来说,这3000元的救助解决了大问题,等于救了我们半条命啊”,这是得到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救助项目”资助的陕西省平利县农民工尘肺病人黄自友在北戴河疗养院肺灌洗治疗后,领到救助款时激动地说。这位仅是目前已经接受资助和治疗近百位尘肺病农民工中的一位。 经民政部批准,由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承担这个公益项目,由中央财政和基金会共同出资195万元,救助我国中西部地区750名贫困尘肺病农民工患者,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尘肺病农民工的关怀、关爱送到他们心中。2014年5月23日在青海西宁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由基金会10家定点医院具体实施。目前已有100名农民工受益,得到救治。 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是从事公益事业的全国性、非营利性、公募性慈善组织,现在全国24个省市设有41家定点医院、21个代表处、17支志愿者队伍、10家煤矿职业危害检测评价中心和1家法律援助中心,多角度、多领域的从事尘肺病防治领域的慈善工作,经民政部评审为4A级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慈善为怀,防治尘肺”,实施尘肺病康复工程,十年来,救治尘肺病患者9万余人,解除或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受到广大尘肺病人和家属的欢迎。 过去,由于用工制度不建全,职业病防治法执行不到位,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粉尘职业危害作业的农民工无告知、无培训、无体检,农民工的知情权、健康权没有得到保障。尘肺病具有迟发性,农民工又多是“轮换工”,很多人在多家企业工作后患病。因无合同、无证明、无人承担责任,无人为他们承担医药费,更没有工伤保险,常常导致救治不及时。基金会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救助这些弱势群体,今年首次获得民政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农民工尘肺病人的治疗补贴。 尘肺病的治疗是项难题。工人一旦患病就出现进行性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心悸等症状,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常合并呼吸道或肺部感染而加重尘肺病的进展,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及活动能力,导致肺心病而危及生命。基金会委托定点医院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和综合治疗技术救治尘肺病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能改善肺功能,术后患者可感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好转,延缓病情升级。综合治疗尘肺病,利用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减轻病人症状,缓解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尘肺病农民工洗肺清尘公益项目针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农民工尘肺病人,项目实施时间为2014年5月—11月,大容量肺灌洗每人补贴3000元,综合治疗每人补贴800元,有需求的农民工尘肺病人可以查询基金会网站,及时与基金会或定点医院联系,申请救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