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干细胞移植:让糖尿病患者不再“失足”

时间:2014-06-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新闻点击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的张某身患糖尿病数十年。近年来,他的下肢逐渐出现颜色发黑、发麻、溃烂等症状,无法独立行走。他先后赴九江、南昌、武汉等地多家大医院求医,被确诊为糖尿病足,但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很多医生建议其截肢,但有专家指出,运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尚有一线留住下肢的希望。2009年年底,张某来到当地一家开展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医院就治。通过干细胞移植术,张某腿部疼痛明显好转、溃疡面渐渐愈合、肢体不再麻木。如今,他还在九江市找了份工作。   专家详解   已掌握干细胞移植技术并取得很大进展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三科主任、主任医师尚建中,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病足是近年来实施的一项新技术。研究证实,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将它们分离出来,并注射到糖尿病足患者缺血肢体局部,可以促进它们向血管组织分化,从而建立侧枝循环,能有效改善肢体供血。这种治疗方法就叫“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并节省费用、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尚建中说,糖尿病脚烂,又称糖尿病足,这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糖尿病足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致神经营养障碍而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糖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致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致足部供血不足且抵抗力降低,一旦皮肤损伤便可发生细菌感染。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扩张血管、活血药和急性期使用溶解血栓药物,以及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等方法。但如果病变严重且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往往必须采用截肢手段。然而,这一手段在保全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势必为他们带来终身残疾。据权威资料显示,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全世界平均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失去足部,每年的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在我国,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足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它的高致残率、致死率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用,严重地威胁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尚建中说,“根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最好办法就是要治疗好糖尿病,不过糖尿病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没有良好的治疗办法,其实持这样观点的人已经落伍了。目前,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也同样成功地应用到了临床,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胰岛素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后不会产生任何并发症和副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让患者摆脱终身用药的痛苦。”   采访结束时,尚建中向记者透露,去年10月以来,该院已通过干细胞移植术,成功治愈了30多例肝硬化患者。近期,他们将把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到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治疗上。目前,已有不少患者向该院咨询此项技术的开展情况。   德 生   尚建中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三科主任、主任医师、焦作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积极开展“2014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活动

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 为加快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对国家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增强合理用药意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院药剂科积极响应省卫计委和市卫生局基药科在七月份组织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月”活动的号召,及时制定了宣传月活动计划,利用医院电子滚动宣传字幕、制作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栏、发送宣传短信、在全院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知识讲座和基本药物相关制度培训学习、设置咨询台、向临床各科室发放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网页专栏通讯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逐项落实,切实做到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全民对国家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引导群众转变用药习惯,促进基本药物临床首选、优先使用,提高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水平,为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实现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健康,体现社会公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基本药物就是满足人群优先医疗需要的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具体来说,“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调整、生产供应保障、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部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财政补偿、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相关政策办法。 国家基本药物必须具备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合理四大特点。 为保证群众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国家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加强对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一是地方政府负责保障本地区基本药物安全,定期对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二是药品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检验,逐步把基本药物纳入电子监管网。三是只有质量管理水平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生产流通企业,才可成为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商。生产、配送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负责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按规定及时召回。 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很多种实惠。一是节省费用:基本药物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价格比较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群众负担。二是用药合理:国家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确定合理比例,国家还印发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以规范医生的处方,避免过度用药。三是安全有效:基本药物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更安全。四是方便可及: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使用方便。 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个品种,中成药203个品种,共520个品种;颁布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利国利民。 希望各位医者同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 (药剂科 李大瑞) 

专家科普

更多 >

热门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