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中医院

泌尿外科成功开展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时间:2014-06-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日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开展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使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技术产生了跨时代的变革。此项技术本地首创,标志着该院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经历了几个重要历史变革时期,最经典的是前列腺摘除术时期,第二时期是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时期,由于水中毒、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使该项技术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时期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激光切除时期,由于价格昂贵、效率较低,激光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的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同传统前列腺电切(TURP)、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比较,具有的优点是:1、PKRP系统能识别前列腺包膜,降低了腔内电切的难度及手术的风险。2、低温操作,对勃起神经的热损伤也低于TURP或TUVP,有助于保护患者的性功能。3.双极等离子体自带电流回路,术中极少引起闭孔神经反射。 4.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减少了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电切综合症俗称“水中毒”,是前列腺手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医生及患者对此谈虎色变,望而生畏。但PKRP的冲洗液为生理盐水,不易发生水中毒,延长了患者耐受手术的时间,显著降低了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TURS的发生率。

  记者在泌尿外科病房见到了刚刚接受该项手术治疗的耄耋老人李大爷,他精神矍铄、谈吐风趣。就是这样一个正在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10天前差点命丧黄泉。李大爷今年87岁,来自外地,因为排尿困难,导致全身高度浮肿,命悬一线,当地县医院已告知其准备后事。在绝望中家属慕名找到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迅速确诊并精心准备,为患者施行了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手术仅用时30分钟,术后6小时即可活动、进食,拔尿管后排尿顺利,李大爷笑呵呵地说:“现在排尿比20岁小伙还畅快,说是手术,睡一觉就结束了。也没刀口,我算是想着福了。”

  据悉,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每年开展前列腺微创手术200余例,目前开展的等离子电切技术更是如虎添翼,必将造福本市及周边地区更多的前列腺疾病患者。

医院动态

更多 >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召开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三门峡中心2014年工作会议暨学术讲座

  6月28日上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召开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三门峡中心2014年工作会议暨学术讲座。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王浩、三门峡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存棣、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院长赵光煊、副院长杨清波出席会议,各县市卫生局、县级防治中心和网络成员单位200余人参加会议。工作会议上,赵光煊院长说,自去年“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三门峡中心”正式挂牌,三门峡高血压防治网络正式启动以来,在省防治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在杨清波主任的的引领下,我市高血压防治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地市级的防治中心和学术论坛,从无到有、有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不凝聚着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关爱和支持。中心医院作为三门峡市唯一一家政府所属的三级甲等医院,近年各项工作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项业务指标一直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高血压病区与医院整体发展一样,已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杨院长、翟主任的带领下,在高血压病的诊疗、防治等方面已成为我市高血压病防治的旗帜和方向。医院将继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动力,以心血管医院为平台,以省医王浩教授为后盾,为三门峡高血压防治中心的蓬勃发展集聚正能量。真诚希望各位贵宾学者能够利用中心网络搭建的对话平台,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携手进步。希望防治中心能够成为三门峡市医务工作者增进友谊的纽带,学术交流的基地,施展才华的舞台。三门峡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中心医院心血管医院院长杨清波向与会代表做了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三门峡中心2014年工作报告。对三门峡高血压防治中心半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中心下一步开展的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县级中心、各防治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刘存棣局长的指示和要求做好高血压防治工作,积极学习外省慢病管理先进经验,积极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积极推广国内外最新指南,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会后,河南省人民医院王浩主任和三门峡高血压防治中心杨清波主任做了关于高血压最新指南的知识讲座。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