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医一院

我院就门诊患者看病就医流程深入调研

时间:2013-11-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院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医院门诊调研发现,由于我院现行门诊规模、流程等原因,加之新楼建设等方面的因素,给门诊病人的诊疗过程及管理带来许多不便,患者高峰期存在等候时间过长,尤其是外地患者。

  针对上述状况,孙宏治院长连续几天深入门诊,从病人看病挂号开始,挨个诊室实地考察看病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姜华茂副院长与门诊部负责人多次现场研究对策,在现有硬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挖掘内部可调控因素,提出了改进方案,如针对每周一、周二患者量大、患者候诊时间过长这个情况,经过与相关方面积极沟通、协调和论证,决定把周一、周二的早间上班开诊时间较正常时间提前30分钟;有些病种看病时间过长,一些边远地区患者当天看病当天返不回去。对此,经过从就诊、检查等各个环节逐一研究论证,尽最大可能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如:经过协商,检验科增加了人员和设备投入,在上午增加一次生化检验等项目出结果时间;放射线科也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次发报告的做法;此项改进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方便了周边县区患者;针对患者反映腔镜室预约时间过长的问题,经过协商,采取了增加人手、设备、延长工作时间等办法,使得现在胃镜预约时间缩短至当天,肠镜预约时间缩至3-5天。

  上述改进措施,规范了门诊诊疗秩序,有效地缩短了就诊患者的等候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就医感受。

医院动态

更多 >

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8月中旬的一天,傍晚七点,天已蒙蒙黑,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快速转动的车轮声又一次响彻在心内三的走廊,“护士,护士,来急诊了!”值班护士于威已迅速跑上前查看患者。患者神智清楚,面色略有苍白,有胸痛。凭着医务人员的经验这是一位重症患者,于威赶快协助患者躺上重症间病床上,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吸氧,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一切忙而有序。患者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一系列处置给药后患者疼痛缓解了,她也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 6:30患者排柏油样大便一次; 7:00患者排鲜红色血便二次;7:20 患者排鲜红色血便三次。 患者已经精神萎靡,面色更加苍白,嘴唇没有血色,四肢末梢湿冷,血压71/39mmHg,心率120次/分,出现了失血性休克。情况万分紧急,时间就是生命。赶快给患者补液!于威选择肘正中静脉用最大号针输血器建立静脉通路,液体像流水一样输进患者的身体里…… 张英杰主任像往常一样早早就来到病房,看到患者情况她扔下背包,披上白大衣赶快冲进病房,查看生命体征、摸大动脉搏动、检查患者意识、询问患者液体量和出血量。此时的她眉头紧皱,眼睛紧张的盯着监护仪,双手把持着患者的手,“液体量不够,继续补液,赶快联系输血科立即急输4单位滤白红细胞,联系急诊药局白眉蛇毒、生长抑素快给患者把血止住……”。她话不多,句句铿锵有力,主任在,医护人员就有了方向,主任在,患者和家属就有了希望。 “护士长,还有10分钟输血科就配好血了,可是我们不知道输血科确切位置”护理学员吴衫接到通知电话。“输血科我熟,我去取”护士长高瑜拿起血单,冲下楼梯…… 病房里责任护士张正姿与夜班护士于威对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患者排鲜红血便1300ml,呕吐2次为暗红色液体200ml,共计失血量1500ml,补液1750ml,患者输入液体是……” 张正姿详细做着记录同时查看患者输液部位,观察生命体征、补液情况,她承接下照顾患者的重任…… “血已经在路上了,快给患者注射抗过敏针”管床李克研医生一改往日的诙谐,郑重的对处置室护士说,说完他又跑到患者身边,观察病情处理随时出现的情况。“B型RH阳性滤白红细胞2单位……”护士长和张正姿严格核对后暗红色的血液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李克研医生、张正姿责护一直陪在患者身边。 “患者问话已经能够回答,血压102/56mmHg,没有不适反应。”责护汇报。“加快输血速度,补充血容量,继续给予生长抑素止血,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张英杰主任叮嘱现场抢救的医护人员。 患者后来转入到消化科给予专科救治,病情基本稳定。 像这样的场景在心内三并不陌生,这里就像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随时准备救治重患,与死神抗争。张英杰主任视患者如亲人,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用精湛的医术换取了患者对她的信任,她又像是医生护士的大家长,谁家有难处,她竭尽全力帮助。在她的带动和感召下心内三所有医生护士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全身心为患者服务,获得院领导和患者的认可。 尽管我们迎来的是一张张痛苦、焦虑的面容,通过我们的救治和服务送走的是一张张愉快、舒心的笑容。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晚期肚脐眼周围疼是怎么回事
陈腊梅
回答: 孕晚期肚脐眼周围疼可能与子宫增大牵拉韧带、胃肠功能紊乱、假性宫缩、先兆临产或脐疝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热敷、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子宫增大牵拉 随着胎儿发育,子宫逐渐增大可能牵拉肚脐周围韧带及腹壁肌肉,导致钝痛或拉扯感。这种疼痛多为间歇性,改变体位如侧卧可减轻不适。日常可穿托腹带分担腹部压力,避免突然起身或弯腰。 2. 胃肠功能紊乱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缓胃肠蠕动,若饮食不当可能引发胀气、肠痉挛,表现为肚脐周围阵发性绞痛。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适量饮用温水或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 3. 假性宫缩 妊娠晚期可能出现不规律宫缩,表现为肚脐下方发紧伴轻微疼痛,通常休息后缓解。需区分真假宫缩,若每小时超过4次或伴随见红、破水,需立即就诊。可通过深呼吸放松或调整活动强度缓解。 4. 先兆临产 临近预产期时规律性肚脐周围疼痛可能是宫缩开始的信号,多伴有腰酸、下坠感。需记录宫缩频率,若每5-6分钟一次且持续30秒以上,提示临产可能。此时应保持镇定,准备入院物品并联系医院。 5. 脐疝 腹压增高可能导致肚脐处组织薄弱形成脐疝,表现为局部凸起和压痛。轻度疝气可通过卧床休息缓解,若出现剧烈疼痛、呕吐或包块无法回纳,需警惕嵌顿疝风险,须急诊处理避免肠坏死。 孕晚期出现肚脐周围疼痛时,建议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和低糖水果,每日适量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如疼痛伴随阴道流血、发热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就医排除胎盘早剥、感染等急症。定期产检时向医生反馈症状变化,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状况。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