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中心医院

白内障病人日常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3-10-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避开紫外线强光,特别是太阳光。紫外线对晶体损害较大,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愈大。

  2.避免机体缺水。老年人体内缺水,是导致晶体变浊的原因之一。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同时注意防止腹泻、呕吐、大量出汗。对患有糖尿病或其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及早控制。

  3.合理安排饮食:每日三餐保证足够的营养外,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忌烟酒,避免暴饮暴食。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A会引起角膜病变、白内障、夜盲症等眼病。应常吃瘦肉、鱼类、蛋类、乳类和大豆制品。适当增加营养,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量多的食物。

  4.补足维生素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对晶状体的损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B族维生素是参与包括视神经在内的神经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有保护眼睑、结膜、球结膜和角膜的作用。含维生素B类丰富的食物有花生、豆类、小米、动物内脏、肉类、蛋类、鱼类、米糠、豌豆等。

  5.不忘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如锌、镉、硒等也参与眼睛内各种物质的合成。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牡蛎、瘦肉等;含镉食物主要有牛肉、粗面粉、蘑菇、葡萄等;硒参与眼球肌肉、瞳孔的活动,是维持视力的一种重要元素。含硒较多的食物有鱼、家禽、大白菜、萝卜、蒜苗等。

  6.平时注意保养眼睛:看书写字、看电视时间应适当控制。每隔1-2小时到户外活动让眼睛休息一会儿,不在暗处看书。如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现象,应到医院检查验光或到正规专业眼镜店,配戴合适的眼镜,以避免发生眼疲劳症。

医院动态

更多 >

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领导来院调研

  7月18日,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付强及湖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专家在市卫生局副局长何国生的陪同下来我院考察营口地区 “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可及性及其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工作进展及腹膜透析推广工作情况。院长宋希军、副院长乔广栋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终末期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列我国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试点二十种疾病之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此项目正是基于此在国家卫计委指导下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并在辽宁等六个试点省推进项目实施。我院作为B级单位参与该研究项目。 付强所长充分肯定了我院的腹透工作模式和工作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会后,付强一行来到我院肾内科实地考察,向医护人员了解腹透工作情况,并与腹膜透析病人及家属亲切交谈,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内膜粘连是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子宫内膜粘连可能由宫腔操作损伤、感染、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粘连可通过宫腔镜分离术、激素治疗、抗生素治疗、中医调理、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 1、宫腔操作损伤 人工流产、清宫术等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引发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粘连。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或不孕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术,术后可配合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激素药物促进内膜修复。 2、感染 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生殖系统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炎性渗出物使宫腔前后壁内膜发生粘连。常伴有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严重时需联合宫腔灌注治疗。 3、子宫内膜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子宫内膜会导致干酪样坏死,愈合过程中形成致密粘连。患者多有低热盗汗病史,经期腹痛明显。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治疗6-9个月,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松解术。 4、子宫动脉栓塞术后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时,子宫动脉栓塞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缺血性损伤,继发粘连形成。这类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继发性闭经,需长期使用补佳乐等雌激素制剂维持内膜生长,配合定期的宫腔镜检查。 5、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或胶原代谢障碍,子宫内膜再生修复能力较弱,轻微创伤即可导致粘连。建议这类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孕前可预防性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等活血化瘀中药调理内膜环境。 子宫内膜粘连患者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防感染。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稳定,可适量食用豆浆、黑豆等植物雌激素丰富的食物。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内膜恢复情况。出现月经异常或腹痛加重时需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孕等严重后果。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