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黑龙江国际康复医学论坛在哈圆满召开

时间:2014-07-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4-6日, “黑龙江国际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报业大厦召开。这是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与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联合主办,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承办的全国学术会议。

  会议邀请了36位国内外本领域的专家,其中包括来自美国丹佛国际医学部顾问的李廖沙先生、康复医学专家盖瑞博士,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康复科主任、前日本康复医学会理事长里宇明元博士,日本富山县康复医院院长、金泽医科大学康复科教授影近谦治博士,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王茂斌教授,也包括国内康复医学、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护理学、高压氧治疗等多学科的专家及全国各省市的脑血管病学科带头人、我省各地市的康复医学精英。大会进行了脑血管病康复、感觉神经定量测定技术、大脑后循环缺血康复、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眼球运动障碍康复治疗、植物状态评价治疗、整脊疗法、移动遥测下运动康复训练、孤独症、脊柱退行性变等专题讲座。

  据统计,共有7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我省康复医疗界近年来召开的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涉及领域最广的一次会议,标志着我省康复医学进入了一个层次更高、发展更快速的新阶段。

  康复医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学昌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王茂斌教授在分析我国康复现状时表示,尽管我国康复医疗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三、四十年,但是在国家卫生部的高度重视下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发展康复医疗工作的“黄金发展机遇期”,黑龙江省康复医学工作者应借助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康复医疗“软实力”,利用黑龙江省脑卒中发病率高、患者多、病情复杂多样的现状,创造出我们独特的医学发展模式,迅速赶上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黑龙江省是全国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每年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达二十万。作为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的法人单位,黑龙江省康复医院从事脑卒中、骨伤、重症颅脑损伤康复工作30年,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单位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是我国康复医学界唯一的一所省级博士后科研基地。每年收治脑卒中所致偏瘫、失语及骨折术后、脊髓损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上万例,使90%病人恢复步行能力,30%工作年龄病人重返工作岗位。并且承担着我省各地市康复医生进修、培训工作和8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任务,为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院动态

更多 >

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谢永慈先生前来我院传授康复护理技术

  2014年8月17日,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谢永慈先生一行来到黑龙江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护理技术现场指导教学。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的康复专科医院之一,隶属于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医院。下设神经康复科三个病房、骨伤康复科、重症颅脑损伤康复科。医院现有开放床位近400张,为方便患者更早回归家庭,98%的住院病人都是家庭病房。医院有康复护士42人,其中高级职称护士6人,中级职称护士10人。 谢先生团队的到来,为我院康复护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针对康复护士的培训中,谢先生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倾囊而出。尤其是谢先生对护理事业的无私奉献、一丝不苟、十分谦卑的精神让人钦佩,同时也使大家对自己的职业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护士要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愿意帮助人的手,康复护士还要鼓励病人、引导病人、调动病人内在的积极性,承担康复护理中最重要的角色,与医生、治疗师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整个讲课过程中老师多次强调了在康复护理中要“预防畸形和省力”,在康复早期给予病人不同卧位的正确的良姿位摆放方法和一些细节上的关注,如:坐位时将软枕垫于腋下、被动活动时时刻想着如何保护肩、肘、腕和髋、膝、踝关节,在良姿位摆放的同时能想到管路的放置,如何挑选使用轮椅、助行器、手杖等辅助器具,在给患者做治疗时自己如何更省力和保持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更感动的是老师用心自制了很多器具,这些东西非常实用。在手部功能训练方面采用的都是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如夹子、泥硝、核桃、矿泉水等等,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康复训练无处不在,只要你用眼去发现,用心去做。谢老师还教护士和患者家属如何帮助患者体外排痰,这可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院各科室护士长、全体康复护士、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共计200余人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此次难得的培训。谢永慈先生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激情和生动的讲演,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而且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欢迎。 谢老师团队在我院讲学期间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很多患者还因没有受到谢老师的亲自指导而感觉遗憾。谢永慈先生的认真传授使参会的所有人都觉得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到国际上最先进的康复护理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