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医院环境 Hospital about us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二医院前身是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创建于1974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六所口腔医学院(系)之一。为了满足教学医疗需要,1976年成立了附属口腔医院,1990年扩建成以口腔医疗为特色,内、外、妇、儿等科室齐全的综合性医院。2005年,伴随着23000平方米新院址大楼的投入使用,医院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目前学院拥有两个本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其中,口腔医学专业被列为国家一表招生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三个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点、口腔基础医学硕士点、神经病学硕士点);三个研究所(黑龙江省口腔医学研究所、佳木斯大学医学材料研究所、佳木斯大学神经疾病研究所);一个现代化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实验室面积2523平方米,实验室环境和实验设备处于国内口腔院校前列,设置了四个综合科研实验室:(1)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口腔细胞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学实验室)、(2)免疫组化实验室、(3)口腔材料生物相容性实验室、(4)口腔硬组织实验室。学院已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现代化的口腔医学医疗、教学、科研基地。全院已有教职工409人,其中博士后2名,博士10名,硕士29名,教授、主任医师30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8名;牙科椅位120台,病床580张。拥有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5T核磁共振、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大型彩色B超、东大阿尔派公司生产的800毫安大型X光机、德国生产的曲面断层X光机、牙科综合治疗机、烤瓷机、多功能心脏监护仪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二医院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和支持下,为实现高校兴省、兴市、兴校的奋斗目标,全院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团结一心、求实奋进、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力争为三江地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详情】

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佳木斯口腔医院-附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3月11日,在神经外科朴松鹤主任带领下,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成功为萝北县61岁苗某实施动脉瘤夹闭术。该患者入院时意识模糊,失语,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朴松鹤主任在明确诊断后,第一时间稳定患者生命值征,全力抢救患者。术中朴主任在显微镜下运用娴熟,抽丝剥茧,避免血管损伤。患者回病房后,护士长及全体护士坚决做到全天候床头护理,使病人尽早恢复。患者出院时一般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简单劳作均无问题。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最后确定诊断有赖于脑血管造影,凡患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的Ⅲ-Ⅳ脑神经麻痹或后组脑神经障碍等,均应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多选用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已先后成功行动脉瘤夹闭术3例,已具备开展动脉瘤夹闭术。此项技术的开展能够提高我院患者量,提升我院综合实力和效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耳洞涂了碘伏很痒热怎么回事,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耳洞涂了碘伏后出现瘙痒和灼热感,可能与碘伏刺激、过敏反应或局部感染有关。可通过停止使用碘伏、冷敷缓解、局部清洁、外用抗过敏药膏、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建议避免抓挠,保持耳部干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1、碘伏刺激 碘伏作为消毒剂可能对皮肤产生轻微刺激,尤其是新打耳洞的敏感部位。其氧化性成分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引发短暂灼热感和瘙痒。表现为涂抹后局部发红、轻微刺痛,通常1-2小时自行缓解。处理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碘伏,避免重复涂抹。若需继续消毒,可更换为苯扎氯铵溶液等低刺激性产品。 2、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碘伏中的聚维酮碘成分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瘙痒、皮肤肿胀、丘疹或渗出,严重时伴随耳垂发热。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家长需注意儿童耳洞护理期间若出现此类反应,应立即停用碘伏并用清水彻底冲洗。 3、继发感染 耳洞未完全愈合时使用碘伏可能破坏局部微环境,反而增加细菌感染风险。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会导致瘙痒加重,伴随黄色分泌物和持续灼痛。需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清洁创面,严重时需医生开具莫匹罗星软膏。感染期间禁止佩戴耳饰,避免挤压患处。 4、皮肤干燥 碘伏的酒精成分会溶解皮脂,导致耳周皮肤干燥脱屑,引发瘙痒不适。表现为皮肤紧绷伴有细小白屑,无红肿渗出。可薄涂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保湿,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肤品。日常护理改用无醇型消毒剂如氯己定溶液,保持耳部清洁的同时减少刺激。 5、创伤反应 新穿孔的耳洞组织处于修复期,接触消毒剂可能延缓愈合过程。创面肉芽组织对化学刺激敏感,产生针刺样痒感伴局部发热。建议改用脉冲式冲洗法清洁,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愈合期间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 耳洞护理期间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钛合金或医用钢耳钉,每日旋转饰品防止粘连。饮食上减少海鲜、辛辣食物摄入以降低炎症反应概率。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耳垂化脓、淋巴结肿大,需排除镍金属过敏或特殊病原体感染,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恢复期避免侧卧压迫患耳,睡眠时可将枕头垫高促进血液循环。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