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诊疗服务“支持中心”??让我院服务品质再升级

时间:2014-07-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继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理品管圈等优质护理模式运行后,我院再次以“提高服务品质、方便患者就医”为准则,在原有后勤保障以及相关护理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支持中心”,有效梳理了科室之间、医患之间、医护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到患者就诊各环节无缝对接,并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服务管理目标。

  我院支持中心,由护理部牵头成立并日常管理,经历组建酝酿、人员招聘、岗前培训等过程,于今年5月正式运行。初期运行护理部特别注重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及工作流程,从而达到分工明确、运行通畅、管理到位的工作机制。

  现在,在我院有一群“紫衣人”,门诊、病房随处可见,他们就是支持中心的支持员。他们引导新入院的患者办理手续,并护送患者抵达要去的科室;他们陪送住院的患者去检查,负责会诊单、特殊检查单以及各种标本的取送;他们承担着各病区长期和急诊用药、所需器械、物品的发送。他们为门诊、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的免费服务,减轻了患者来院就诊找不到路、跑细腿的困惑;缓解了其家人为照顾患者而影响工作、生活的压力;他们使临床护士有了更多时间对患者进行专业性护理和照顾,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更满意、更舒适的诊疗服务;他们训练有素,为保障医院诊疗效率及质量提供有效的后勤支持,将医院服务品质的持续升级进行到底。

  据悉,我院推出诊疗服务“支持中心”这一服务模式在我市尚属首家。这是一项为就诊患者解忧,提供就诊便利的创新服务理念。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血管畸形和脑血管瘤的区别
高云
回答: 脑血管畸形和脑血管瘤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脑血管畸形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脑血管瘤则多为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瘤样扩张。 1、发病机制 脑血管畸形是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病变,血管结构紊乱,常见类型包括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脑血管瘤多为后天因素导致,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血管壁局部薄弱,逐渐膨出形成瘤样结构。 2、病理特征 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团通常由异常增生的动静脉直接相连,缺乏正常毛细血管床,血管壁结构不完整。脑血管瘤表现为局部血管壁膨出,瘤体由完整但薄弱的血管壁构成,常见囊状或梭形外观。 3、临床表现 脑血管畸形常见症状包括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出血等,青少年发病较多。脑血管瘤多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4、影像学表现 脑血管畸形在CT或MRI上可见异常血管团,血管造影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直接交通。脑血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血管囊状或梭形扩张,可见瘤颈与载瘤动脉相连。 5、治疗方式 脑血管畸形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疗等综合手段。脑血管瘤以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如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等,必要时行手术夹闭。 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随访,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时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遵医嘱规范用药,有助于降低脑血管事件风险。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