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科自行成功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时间:2013-09-1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建立和维护是关系到病人透析质量及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也标志着医院血液净化技术的水准。2013年8月6日血液透析科自行成功开展了首例“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此项手术是由血液透析科王晓晶医师亲自主刀,周俊宏医师做助手,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血管杂音良好。

  王晓晶,2009年哈医大毕业、2010年来到透析科工作,2013年1月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赶赴北京海淀医院――“全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师从于“华北内瘘第一人”著名血管通路专家王玉柱教授。王玉柱,北京市海淀医院透析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兼任《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副主编、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分会“全国血管通路学组”副组长秘书等职务。

  早在2003年,透析科韩主任就曾请当时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职的王玉柱教授,来我院为高难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十年期间在血管通路的建立、维护和并发症的处理方面,得到了王教授亲自的传授、指点,使我院在透析病人的内瘘使用寿命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例病人一侧上臂内瘘最长使用23年。

  值得一提的是,王晓晶在进修期间,王玉柱教授亲自带教、亲自做助手,共实施20余台手术,使她得天独厚的带回来成熟的专业技术:动静脉内瘘术、动静脉内瘘修补术、动静脉高位内瘘术、动静脉转位内瘘手术、中心静脉半永久置管;更换及调整术、动静脉内瘘及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技能等等。所有这些技术的取得,开创了牡丹江市血液净化专业专科人员手术的先河;填补了牡丹江市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领域诸项空白;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肾病患者,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信二院透析科有王玉柱教授做坚强后盾,必将把血管通路技术推向更高的水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什么病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高云
回答: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等血栓性疾病。该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外周动脉疾病等患者。 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该疾病由于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使用,降低血栓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出血倾向,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2、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能快速抑制血小板活化。该病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需结合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诊断。治疗时可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甘油注射液等药物。严重病例可能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24小时内可启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卒中复发。该病由脑动脉阻塞引起,表现为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需与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出血性卒中后用药。可配合丁苯酞软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改善脑循环。 4、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需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防止支架内血栓。术后6-12个月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患者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需定期复查血小板功能。 5、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改善肢体缺血症状。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严重者需血管重建手术。用药期间可联合西洛他唑片扩张血管,但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若出现黑便、皮下瘀斑等出血症状需立即就医。该药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用药。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