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医院

处暑将至 多吃百合防秋燥

时间:2014-08-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每年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处暑节气。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1科闫凤杰主任介绍说,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此时应多吃润肺食物,以防秋燥。 初秋时节不宜进补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闫凤杰主任介绍说,此时已步入初秋,建议大家,此时节不宜进补。 健康人群、年轻人、儿童青少年等气血旺盛的人,一旦进补,如最常用的人参鸡汤,秋季本来就燥,一旦进补不当就会加重燥气,会出现嘴起泡、鼻出血等秋燥的症状。老年人也是如此,不能盲目进补,更不能千人一方,进补也要因人而异,建议找权威的专科医生开据进补方。

  口鼻不适多为秋燥所致

  虽此时已让人们感受到了秋高气爽,但嗓子疼痛、鼻子干、鼻出血、过敏性鼻炎、感冒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闫凤杰主任介绍说,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而非自行用药。一般情况下,此时鼻咽部的不适症状,绝大多数都与秋燥有关。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甚至是疾病。

  秋燥最易侵袭的部位就是肺,而口鼻是病邪侵入体内的门户,所以,当我们被秋燥所侵时,首先表现的就是口鼻处的不适,如鼻咽干燥、咽痒、干咳少痰等上呼吸系统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也与秋燥有关。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鼻黏膜在秋天也特别容易干燥,所以易出现过敏、干燥、甚至是鼻出血。 秋燥还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易出现干燥枯黄。 防治秋燥首选百合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闫凤杰主任建议说,秋季润肺防燥首选百合,水果中防燥效果最好的就是梨。当咽喉部出现干、痒等不舒服的症状时,可以用金银花、麦冬、连翘、胖大海等泡水喝;如果出现了口舌溃疡、口舌生疮、舌尖红、小便黄等症状时,这可能是心火所致,可用百合、莲子、银耳一起熬汤、做粥。

  很多人在此时易出现眼眵,这可能是肝火所致,因肝开窍于目,春秋季常常高发的结膜炎、病毒感染等都与肝火有关。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葱、酒等,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易上火。定时喝水可轻松防秋燥 “多喝水是防治很多疾病的良方。”闫凤杰主任建议说,水是润燥的最好方法之一,我们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而要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对于没有糖尿病、便溏的人群,还可以喝些蜂蜜水,可以起到很好的滋润作用。 在炎炎夏季,多数人的食欲都较差,此时进入凉爽的秋天,食欲可能会随之大增。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建议大家选择新鲜的果蔬,尽量不要吃罐头制品;鱼、肉等营养物质应循序渐进的增加。现代人缺营养的已很少了,所以抢秋膘已不太适用了,饮食还是应以清淡为总原则。

  冬季是哮喘的高发季,对于血糖不高的哮喘患者,此时适量地吃些大枣可起到预防的作用。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的人群,由于此时汗少了,所以要控制盐的摄入,尽量不要吃咸菜等腌制食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新生儿有头皮屑怎么回事
顾倩
回答: 新生儿有头皮屑可能是由乳痂、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保湿处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乳痂 乳痂是新生儿常见的头皮屑样表现,主要由母体激素残留导致皮脂分泌过多,与脱落的表皮细胞混合形成黄白色鳞屑。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6周,多集中于囟门及头顶部位。家长可用婴儿专用软毛刷轻柔清理,或使用橄榄油软化后清洗,避免强行剥落。该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多数在6个月内自行消退。 2、皮肤干燥 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善,若环境湿度低或过度清洁可能引发干燥脱屑。表现为细小白色皮屑,可能伴有轻微发红。建议家长将洗澡频率控制在每日1次,水温保持在37-38℃,使用无皂基婴儿沐浴露。清洗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婴儿润肤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冬季可适当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 3、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马拉色菌定植或遗传因素相关,表现为油腻性黄色痂皮,常见于头皮、眉弓等皮脂腺丰富区域。家长可用2%酮康唑洗剂每周清洗2次,或局部涂抹1%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严重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硫化硒洗剂或联苯苄唑乳膏进行抗真菌治疗。该病易复发但预后良好,多数患儿1岁后症状减轻。 4、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或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导致头皮鳞屑伴环形红斑,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新生儿。家长发现异常脱屑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并开具硝酸咪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进行局部抗真菌治疗。日常需保持头皮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5、接触性皮炎 洗发产品、织物残留洗涤剂或汗液刺激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细小鳞屑。家长应停用可疑致敏产品,改用无香料无色素配方的婴儿洗护用品。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冷敷,医生可能建议短期使用0.05%地奈德乳膏控制炎症。日常需选择纯棉衣物,洗涤时充分漂洗以减少化学残留。 新生儿头皮护理需注意保持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产品。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若头皮屑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伴随发热等症状,家长须及时带患儿至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可定期用婴儿按摩油轻柔抚触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和角质代谢,但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囟门。 顾倩副主任医师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