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肿瘤医院

我院病理科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时间:2013-05-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免疫组化技术在现代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常规病理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同时在肿瘤的预后、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愈来愈受到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病理免疫组化技术水平,在省厅、我院领导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病理科于5月11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免疫组化标准化培训班,我省共计三十多家医院病理科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吉林省卫生厅医政处调研员文日炫、吉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越、吉林省病理质控中心主任王银萍应邀到会并致词,对省内各医疗单位病理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充分强调了病理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我院对病理科的重视性。学习班上,我院病理科武艳医生对免疫组化技术的背景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做了专题演讲,并由技术专家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判读及免疫组化在染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专题讲座后,学员们分组进行了免疫组化实验,并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们积极请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会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更直观,更高效,使已经开展免疫组化技术的单位能够更标准,更规范,使还未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能尽快掌握并开展。

  淋巴瘤的诊断,由于其分类复杂,形态变化多样,一直以来,都是病理诊断工作中的难点,为提高我省病理工作者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方面诊断的水平,5月19日,我院病理科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组组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周小鸽教授来到我院进行了关于淋巴瘤的学术交流及专题病例讨论会。

  会议由病理科郝彦勇主任主持,来自吉大一院、吉大二院、吉林省医院、吉林市一院、通化市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同仁,以及我院放疗、化疗等多个学科的主任及医生参加了会议。会上,周小鸽教授对淋巴瘤的常规形态、免疫组化选择、临床表现等方面,做了系统、详尽的讲解。各单位的与会代表也就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会上还进行了病例讨论、点评,大家互动交流热烈。

  会后大家一致表示希望多举办此类活动,加强互动沟通。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在淋巴瘤方面的诊治水平。同时,周小鸽教授在参观了我院病理科后,对科室近年来工作、发展,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医院动态

更多 >

“异地就医结算”为您节时省力

今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启动了医疗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参保人员到当地医保局办理登记手续后,到省医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参保人员凭卡进行住院,结算时按照参保地待遇标准进行报销,本人只需缴纳个人承担部分,其余费用通过异地结算平台进行报销。此举有效地解决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垫付高额医药费、多次往返报销跑腿等问题。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正式启动后,我省首批异地就医患者已经受益。 近日,在我院的中西医结合科病房里,首批办理并使用异地就医卡的患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家住吉林市的某患者,由吉林市某医院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的丈夫于某说:“之前治疗,都是我们先垫付钱,再到相关部门去报销,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也办不明白。”于某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到长春治病,才知道可以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他在帮妻子办理转诊手续时,也办了省内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卡,手续办理非常顺利,也非常快。“有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卡可省事多了,既不用我们带大量现金垫付,也不用出院奔跑报销,这回在医院就能结算,只需花自己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 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需要先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但是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怎么办呢?对此,医保办李玉权主任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到:“如果患者突发疾病,来不及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卡,医院有一套突发急诊的处理流程。患者可以先到省内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过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实现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解除异地就医无法及时结算的难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之举。尽快推行医保异地结算制度,使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将为您节时省力,享受到新医改所带来的实惠与便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