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我市新生儿免费耳聋基因筛查启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14-05-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了有效降低聋哑残疾发生率,提高武汉市出生人口素质,武汉市人民政府将为全市新生儿免费实施耳聋基因筛查列为2014年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2014年4月29日上午,市卫生计生委主持召开了武汉市新生儿免费耳聋基因筛查启动会,来自全市各区卫生计生委领导、各妇幼保健院所的项目负责人以及全市100余家助产机构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我市10余家主流媒体也均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最新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每1000个新生儿中平均有1.3-2.3名耳聋患者,在出生的新生儿中,大约有1%—5%的宝宝携带有耳聋相关基因,而在所有致聋原因中,遗传因素是导致聋儿出生的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0%。此次将筛查中国人群中常见的耳聋基因GJB2、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三个基因的四个位点。从5月1日起,凡在我市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在出生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免费接受一次耳聋基因筛查。此次筛查对新生儿采取足底血行耳聋基因检测,对基因筛查阳性者建档,进行高度预警,提出干预措施,随访到6岁。

  本次会议由市卫生计生委妇社处杜娟处长主持。会议开始,妇社处董云萍副处长详细介绍了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项目方案,并强调各助产机构及妇幼保健院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保证完成筛查任务。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张斌副主任则详细讲解了质控方案。市卫计委刘庆香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是服务民生的公益性项目,必须尽全力做好这一惠民利民的实事,实现政府承诺。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近三年来均将妇女儿童的保健内容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并通过实际成效赢得民众满意。做好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工作是落实我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大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各助产机构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努力做好该项工作,增强妇幼保健系统实力,提升妇幼保健在千家万户中的信誉。其次,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儿童身心健康的公益性项目,各级机构要明确职责,精心组织,使民生项目为民众所知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筛查工作任务;最后,各级机构要加强督导,严格质控。作为普惠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政府职能部门要在血片的采集、储存、递送、检测、信息上报等各个环节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质量,使该项工作成为群众满意的明星工程。、

  本次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本次筛查全面覆盖了武汉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包括流动人口),均可享受这一惠民政策,体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二是本次筛查项目全部免费,检查结果阳性的患儿还将享受到后续的免费咨询、听力检查与干预及定期随访,以减轻患儿家庭负担;三是本次筛查依托的是已开展了近20年的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体系,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完善的组织网络,规范的工作流程,完全能够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和社会的未来。启动会上,各助产机构及妇幼保健院(所)表示一定要精心组织,认真执行,把这项民心实事项目做成我市的德政工程、精品工程,让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惠及每一个新生儿家庭。(保健部)

医院动态

更多 >

关注妇儿健康 发展妇儿影像--记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

2014年7月4日-6日,由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湖北省妇儿影像医学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胎儿与小儿影像学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在我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安徽、湖南、江西、青海省等地以及湖北省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共计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由中华放射学分会全国儿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邵剑波教授主持。湖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胡道予教授致辞,代表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高度赞赏我们两院联合牵头搭建湖北省妇儿影像学术平台,充分利用我省优秀的放射影像资源,致力于发展湖北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事业;湖北省放射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孔祥泉教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作用和意义,勉励我们要当好发展和推进我省妇女儿童影像医学的领头羊和骨干,为提高我省乃至全国妇儿影像医学专业水平作出贡献。与此同时,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王卫民院长和湖北省医学会潘旭初秘书长也来电来信表示祝贺。 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关注妇儿健康、发展妇儿影像”。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孔祥泉教授,《放射学实践》编辑部主任、同济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夏黎明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滨滨教授,天津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影像医学中心主任李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曾津津教授,上海市儿科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玉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钟玉敏教授,成都市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宁刚教授,黑龙江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张晓凡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杨文忠主任、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王鹰主任以及我院邵剑波教授、黄穗主任等15位国内顶级儿科、妇科影像专家分别做了“心脏肿瘤MR影像学诊断、神经元胶质混合性肿瘤诊断、儿童癫痫MR诊断、先天性小脑畸形的影像学表现、HRCT在儿童小气道诊断中的应用、面听神经相关疾病的颞骨HRCT和MR诊断、卵巢癌影像诊断及临床分期新进展、小儿外科急腹症影像学诊断、放射介入及药物联合治疗儿童特殊血管瘤”等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展示儿科与妇科医学影像新技术、新成果和前沿学术动态,并对临床和科研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受到到会代表一致好评,会场里不时传出阵阵赞许的掌声。 目前,我省儿童医院及各级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余家,随着我省各地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像学新技术新业务在广大儿科、妇科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儿科、妇科影像医生、技师急需培训。此次大会为我省乃至国内广大妇儿影像医技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影像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好地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次成功而圆满的大会。(朱百奇 郑楠楠)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怎么回事
何洁
回答: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高可能由近期感染、既往感染、免疫反应活跃、实验室误差、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查检测、对症治疗、免疫调节、观察随访、病原学检查等方式干预。 1、近期感染 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升高最常见于近期感染后4-8周内。机体在感染后会持续产生IgG抗体,可能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可通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缓解气道炎症。 2、既往感染 若既往6个月内感染过肺炎支原体,IgG抗体可能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若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变化,避免与IgM抗体结果混淆。 3、免疫反应活跃 部分人群免疫系统对肺炎支原体抗原反应较强,可能表现为持续高滴度IgG抗体。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考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必要时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4、实验室误差 不同检测方法可能导致抗体假阳性,如ELISA法与颗粒凝集法的临界值差异。建议更换检测方法复查,或联合检测IgM抗体及PCR核酸确认。避免单独依据IgG抗体结果进行临床决策。 5、慢性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可能引起非特异性抗体升高。需结合胸部CT、肺功能等检查鉴别,可选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气道炎症,合并感染时加用克拉霉素缓释片。 对于无症状的单纯IgG抗体升高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抗体水平,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适量增加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摄入。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肺炎进展。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