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我院召开宣传员培训会议

时间:2014-06-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通讯员 高琦图文)为进一步做好医院卫生新闻与信息宣传工作,着力培养宣传员的新闻写作水平,医院宣传科特邀请三峡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张丽超,于6月13日下午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作专题讲座。医院党委书记周平及新调整上岗的宣传员4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

  在题为《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要求》的讲座中,张丽超先对新闻的定义,六要素等作出讲解,然后从拟写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四个方面教授我们如何发现新闻、怎样写好新闻,并就提高写作能力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对现实新闻素材的分析,宣传员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并不时地认真地做笔记。精彩的讲座使大家受益良多。

  讲座结束后,周平书记对宣传员提出了几点希望,一要提高认识。宣传员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医院的新形势,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报道,对内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对外树立医院良好形象;二要明确职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宣传医院的亮点、特色,善于发现,深入挖掘,积极传递正能量;三是健全制度,完善平台建设、载体建设,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最后他希望宣传员们能勤思考,不断探索,为把医院建设成为一个城东医疗卫生中心,促进医院内涵发展笔耕不辍。

  本次培训会议是加强医院宣传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不仅为宣传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指明宣传员工作方向和任务,同时,也使医院宣传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对提升医院新闻宣传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妇科成功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科教科供稿)2014年8月2日,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科举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妇科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宜昌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武汉及宜昌市内各县市妇科专家及医护人员两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王俊杰博士主持。艾文兵院长在开幕式上作精彩致辞。 在学习班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刘义教授、湖北省人民医院许学先教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雷小敏教授等受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异常子宫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及保健》、《盆底障碍性疾病治疗策略》等精彩的专题报告,妇科内分泌、肿瘤、盆底重建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场座无虚席,学术交流精彩,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对提高宜昌妇产科医生在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以及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理念、规范化治疗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蚊虫叮咬皮肤过敏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陈腊梅
回答: 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搔抓、预防叮咬等方式缓解。蚊虫叮咬过敏通常由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表现为红肿、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肿胀。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叮咬处5-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婴幼儿需在家长监督下进行。 2、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可中和蚊虫唾液酸性物质,缓解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能抑制局部过敏反应;复方薄荷脑软膏通过清凉感减轻不适。涂抹前需清洁皮肤,避开破损处,儿童使用需遵医嘱。若出现刺痛或加重红肿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片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全身过敏症状;西替利嗪滴剂适用于儿童过敏性荨麻疹;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对持续性瘙痒效果较好。需注意嗜睡等副作用,驾驶或高空作业前避免服用,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调整剂量。 4、避免搔抓 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继发感染,可能引发脓疱疮或蜂窝织炎。修剪指甲减少抓伤概率,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若已出现抓痕,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叮咬处变化。 5、预防叮咬 穿浅色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时避开眼周和伤口。室内安装纱窗,清除积水容器杜绝蚊虫滋生。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过敏体质者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物。孕妇及婴幼儿应选择物理防蚊方式。 蚊虫叮咬后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过敏反应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时需就医。易过敏人群夏季可常备抗过敏药物,但须注意药物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日常增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强度,维生素B1口服可能改变体味减少蚊虫吸引力。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