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远离抑郁,珍爱生命

时间:2013-11-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9月10日,大家都知道是中国教师节,但有多少人知道,这天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呢?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85万人,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可能至少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倍。据卫生部的报告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虽然是我国人口排名第五的死亡原因,但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则是死亡原因的首位。自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自杀是指个体精神或情绪的困扰厉害到难以控制自己而彻底“精神崩溃”的表现,自愿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也是一种奇特的现象;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精神病病人。从自杀的发展过程,可以把自杀分为冲动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冲动型自杀通常我们称为情绪型自杀,它是在情绪失控状态下的冲动行为,常常因爆发性的激情引起。这种自杀进程比较快,发展期短,具有突然发生性。理智型自杀是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推理和判断之后而形成的自杀。这种自杀有目的、有计划,进程较慢,发展期较长,心理表现比较复杂。

  当一个人罪恶感和攻击性转向自身、生命力的重要支柱被瓦解、个体的积极行为失去了强化来源、个人生活急剧变化,有些人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便采取自杀方式来逃避。如果一个人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也很容易走上自杀之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的动荡、巨变、充满危机、价值观混乱、冷漠、专制、过于严厉都是容易产生自杀行为的危险环境。自杀往往是有诱因的,例如:严重的人际关系冲突、严重的挫折、受到他人威胁或羞辱、失恋、亲人死亡、严重疾病、空虚和厌倦等…这些一系列的微弱的刺激事件通过积累或突发严重事件,是导致强有力的自杀诱因。而抑郁症是自杀的“头号杀手”,在自杀人群中,有近8成的人患有抑郁症。

  生活中我们要有轻生的个人预防: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身的优点及缺点,不过份苛求自己及他人,面对现实,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加强自我肯定;

  2、增强应对能力,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学会适应环境,寻求适当的发泄方式,倾诉则是缓解压力最好的一种方法,当在工作中遭遇不快,可以找家人、亲朋好友倾诉,寻求必要的帮助,也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注意休息及放松;

  3、改善人际关系,灵活处世,以诚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中保持悠然,不要斤斤计较,用你的真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4、当你自己或者你的亲朋好友无法缓解你的消极情绪时,不要拒绝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完全可以助你走出情绪低谷。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妇科成功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科教科供稿)2014年8月2日,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科举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妇科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宜昌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武汉及宜昌市内各县市妇科专家及医护人员两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王俊杰博士主持。艾文兵院长在开幕式上作精彩致辞。 在学习班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刘义教授、湖北省人民医院许学先教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雷小敏教授等受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异常子宫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及保健》、《盆底障碍性疾病治疗策略》等精彩的专题报告,妇科内分泌、肿瘤、盆底重建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场座无虚席,学术交流精彩,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对提高宜昌妇产科医生在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以及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理念、规范化治疗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