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医院

我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学术水平叫响全国

时间:2013-11-2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1月22至24日,在北京、重庆、武汉同时举行的3场感染性疾病(肝病)学术盛宴,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肝病)科充分展示了自身实力。

  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李金科主任医师当选全国委员。

  由中华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主编任红教授主持的“全国特殊肝病抗病毒治疗学术研讨会”上,李刚博士大会交流了“围生期慢性乙型肝炎12例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

  在武汉举行的2013年湖北省感染性疾病年会上,感染性疾病(肝病)科交流论文17篇,位居全省地市州医院第一;青年医师雷志雄在和湖北省3级医院教授、科主任、博士同台竞技中获得3等奖。

  9月,谭华炳获得中华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授予的“人工肝与肝衰竭专家委员会委员”。

  6月,谭华炳被选为鄂西北3市唯一的湖北省感染性疾病学会常委。

  5月,谭华炳、李金科主任医师分别当选全国疑难危重肝病协作组全国委员、全国肝病咨询专家。

  为什么“好运”接连光顾该科?这与该科强化“为患者服务”,将临床工作置于科室工作的中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科研服务于临床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为患者服务制度化,不走过场。科室建立了24小时医护无缝隙服务制度,患者随时可以与管床医师和科主任沟通;在住院医师24小时值班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主任夜查房制度;建立了危重病人电话随访制度;一位陕西安康市的患者对谭华炳主任说“走遍湖北和陕西的大医院,只有在你们这里随时有教授为患者治病”。

  毫不动摇地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肝病治疗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提高疗效,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痛苦”已经得到国内外公认。但中西医结合费力不赚钱,许多人望而生畏。该科19年如一日持续研究肝康和绞股蓝系列方剂,为患者解除痛苦。不仅为鄂豫川陕周边感染病患者解除疾苦,北京、安徽、新疆等地患者也慕名前来就诊。

  科研创新的火花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与“许多医疗机构为科研而科研,鉴定结束束之高阁”不同,该科始终坚持“科研创新的火花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科研观。肝康Ⅱ号防治肝衰竭、肝纤维化不但临床疗效确切,机理研究基础研究已经进行到基因水平。绞股蓝皂苷防治脂肪肝研究也已经达到基因水平,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科室的临床工作的到患者的认同,在“好大夫在线”全国患者投票中,科室在湖北省的影响力居同济医院、省中医院之后位居湖北省第三。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技内科大楼启用见闻录③:智能化服务让关爱更体贴

人性化 专业化 信息化 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智能化服务让关爱更体贴 “环境绿色环保化、设施智能人性化、服务温馨专业化”,成为十堰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投入使用以来,患者朗朗上口、称赞最多的三大特征。 提到医院病房,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出现“过道加床的拥挤、各种‘呼声’的嘈杂”。而走入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则让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雅静明亮的病区外貌、宽敞通透的病房内景,和煦温暖的医护微笑、怡然自得的住院患友、忙而不乱的幽雅氛围,“很养眼、很舒心,第一印象就让我们少了烦躁,心情瞬间就沉静下来,都怀疑自己走错了,不是到了医院而是到了某个星级宾馆。”住在老年病科的谢阿姨高兴地说。 说到这儿时,房间的灯光忽然自动调节了亮度,原来这是该大楼安装的新式环保节能的照明灯,根据一天中时差变化导致的环境明暗而自动调节最佳亮度。“空调的冷热和新风的排换也都是这样智能控制的呢。这既能让我们病人享受到最好的空气和温度,听说还好节能的呢!”谢阿姨兴奋地说道。 而新大楼的“移动护理”、“移动查房”这样的新名词更是让患友新奇不已。在消化内科住院的小李病床前,笔者亲眼目睹了这两项智能信息化服务的过程:只见管床护士首先通过掌持PDA(个人掌上电脑),对小李手腕上的特殊腕带进行扫描,自动输入患者个人信息,很快小李的病历、医嘱等信息立马从系统自动更新至PDA上,并进一步自动更新至小李病床的床头分机、病房的门口分机上(更新时间大约为12秒),大大节省了护士手工书写床头卡、病员卡的时间。同时,护理人员还将每天给小李进行的生命体征采集信息及相关文书书写也及时输入PDA、并回传至系统,让医师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而制定相关医嘱。护士则通过PDA查询小李病历、医嘱、报告单等,进行医嘱核对;输液的时候,将输液袋子上的条码跟小李手腕上的条码再次核对以确保输液安全。另外,系统还将住院须知、护理宣教、费用清单等信息及时发送到小李所在的床头分机上。“以前仅这些一个一个地告知病人,都要花费护士们不少宝贵时间,而现在‘机器’上的自动告知简直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我们看着方便,护士们也从这种繁琐中解脱出来,把节省的宝贵时间更好地用在对我们病情的护理上,真的非常好。” 而在对小李进行的“移动查房”中,再也看不到医生们抱着厚厚的病历夹子的模样,通过一部轻巧的PDA,医生在床边就完成了医疗文书记录和医嘱,执行上级管床医生的医嘱也在这里分分钟搞定,全部工作省时又省力。而装在推车上的移动心电图设备,把检测到的小李的心功能情况直接发送到医院心功能室;很快,心功能室又把相关分析返回到医生PDA上,为小李的下一步手术确定再次节省了大量时间。 “我的床头分机上,很清晰地告知了我准备手术的时间,以及手术前这两天我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太给力了!而且,早上它能定时开启,晚上还有定时关闭功能,咱可以不受干扰地睡个美觉啦。”特别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的小李说完拉上病床周围的”U型”隔帘,调皮地说:“瞧,谁也看不见我了,现在是属于我个人的私密空间了。” 据该院信息管理处主任李波介绍,医院新大楼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在积极引导患者参与治疗、提高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也必将大力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医护人员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医护人员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于患者。(石志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