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中心医院

与“抗癌明星”携手,传授抗癌“秘籍”

时间:2014-08-0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与“抗癌明星”携手,传授抗癌“秘籍”

  本报讯(通讯员 谷小燕)为进一步传播科学抗癌理念,坚定肿瘤患者抗癌信心,7月26日,襄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II病区与“抗癌明星”携手,成功举办“抗癌科普送患者”活动。

  当天,尽管骄阳似火,闻讯赶来的肿瘤患者及家属却将肿瘤科II病区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活动通过肿瘤知识讲座、肿瘤知识你问我答、“明星”抗癌座谈等环节,对大家进行防癌抗癌知识教育。

  活动现场,三位特别的嘉宾——“抗癌明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分别是身患结肠癌25年的唐先生、身患乳腺癌19年的李女士和身患卵巢癌合并乳腺癌6年的刘女士。他们曾经是癌症患者,经过襄阳市中心医院的规范化治疗后,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质量也相当高。

  在肿瘤患者及家属惊羡的眼神中,三位“抗癌明星”向大家娓娓道来自己的抗癌故事,以亲身经历传授多年总结的抗癌秘籍。最后,身患结肠癌25年的唐先生总结发言:“成功抗癌,运动、营养、定期复查缺一不可,好伴侣、好医生、好护士功不可没,积极抗癌,精力充沛,赢得新的生命,能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同时能帮助更多的人得到康复。”

  此次活动提高了患者治疗肿瘤的依从性,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受到肿瘤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医院动态

更多 >

襄阳市中心医院为2岁患儿完成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襄阳市中心医院为2岁患儿完成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本网讯(通讯员 王许明)近日,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年仅2岁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手术”,这也是襄阳市接受此类手术的最小患者成功案例,标志着襄阳市中心医院腹腔镜微创技术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患者为2岁小女孩,家住南漳城关镇,因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三天在外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建议手术治疗。患儿父亲希望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经多方打听了解到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具有丰富的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经验,随即慕名来到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经过完善相关检查,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普外科主任廖晓锋教授、副主任医师张剑为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术中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取出,并行了胆肠吻合,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经过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的肝功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近期已康复出院。 据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剑介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拖延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胆管结石和肝功能受损,甚至癌变。在手术选择方面,能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为最好,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创伤,患儿术后恢复也很快,术后伤口美观。但2岁患儿接受胆总管囊肿手术却属于高难度手术,不仅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且因为胆总管毗邻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门静脉,十二指肠、胰腺等重要血管、器官,损伤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导致术后恢复不顺利,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此外,要完成腹腔镜下肝总管空肠的精细吻合,手术医生必须有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同时还需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这是开展此项手术的基础。 作为全市最早开展腹腔镜技术的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普外科开展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肝切除、胰腺肿瘤联合或保留脾脏切除、门脉高压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巨脾切除、小儿巨结肠根治术,以及腔镜甲状腺手术等一系列复杂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此次为2岁幼儿开展腹腔镜手术,还是极具挑战性的首次,目前湖北省内也仅少数几家大医院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手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判断有没有神经衰弱
邵自强
回答: 判断有无神经衰弱需结合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及医学检查综合评估。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长期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常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头痛等症状。 1、症状观察 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3个月以上的精神疲乏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典型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同时可能伴有烦躁易怒、对光线或声音敏感等情绪反应。睡眠障碍是常见伴随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早醒,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性头痛、肌肉酸痛等躯体不适。 2、病程评估 症状需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才能考虑神经衰弱诊断。短期的工作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类似表现不属于神经衰弱。需排除症状是否由近期重大生活事件诱发,且症状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学习效率或社交功能。 3、医学检查 需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贫血、甲亢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鉴别脑部病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心理测评工具可辅助评估情绪状态,但不可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4、鉴别诊断 需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区分。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过度担忧为特征,而神经衰弱以疲劳感与兴奋性交替出现为特点。躯体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症也会表现类似症状,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和体检排除。 5、专业诊断 最终诊断需由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医生完成。医生会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结果和心理评估,排除其他疾病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确诊。不建议自行对照症状判断,更不可未经专业评估擅自使用镇静类药物。 怀疑神经衰弱时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症状,练习正念减压或冥想可缓解情绪紧张。若自我调节2-4周无改善,或出现持续头痛、心悸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