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中心医院

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溺水患者

时间:2014-08-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25日,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抢救了一名溺水患者。

  据了解,该女性患者21岁,因下河游泳而突发溺水,生命垂危。患者在我院急诊科急救后送往ICU进行密切监护和强化治疗。

  这已是今年入夏以来,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的第二例溺水患者。据科室副主任涂学平介绍,溺水又称淹溺,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使人窒息和缺氧。发生溺水后,近乎所有淹溺者都有头痛、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呼吸急促等临床表现。

  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夏季游泳,请注意安全。如在生活中遇到有人员溺水不要惊慌,请立即拨打120,同时进行现场急救。如为溺水者清除口鼻腔里的污物,将舌头拉出,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将溺水者俯卧,下腹垫高,头部下垂,并用手压其背部,使积水倒出,对心跳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为抢救赢得时间。(ICU谭宗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病怎么缓解疼痛
邵自强
回答: 胃病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胃病通常由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病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馒头,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暴饮暴食。适当饮用温热的姜茶或蜂蜜水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饮食中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胡萝卜、苹果,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 2、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对胃部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感。热敷时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可在热敷后配合轻柔的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进行,有助于进一步缓解胃部不适。 3、药物治疗 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痛。枸橼酸铋钾颗粒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胃病多与脾胃虚弱、肝气犯胃有关,可采用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方法。针灸取穴常用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有助于调和脾胃功能。中药方剂如香砂养胃丸、保和丸等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艾灸神阙穴、中脘穴可温补脾胃阳气,改善胃部不适症状。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胃溃疡、胃穿孔、胃癌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手术治疗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后护理,包括饮食控制、伤口护理、定期复查等。术后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胃病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精神压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戒烟限酒,避免对胃黏膜造成进一步刺激。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治疗。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