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建设成功基于电子病历的国内一流临床信息化系统
时间:2011-01-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1-01-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随着2010年圣诞节钟声的响起,湘雅医院临床医学影像(MRI、CT、胸片等)浏览功能在门诊、住院近一千台工作站上可以正式调阅浏览了。这标志着湘雅医院临床信息化经过了10年多的建设,在历届院领导及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10年前定下的目标,即建成国内一流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
我院2000年正式启动医院HIS建设,2005年启动LIS建设,在2008年我院正式选择了基于三层构架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EMR)建设。我院选择实施电子病历绝对不同于其他医院的仅仅“病历书写电子化”,而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实施,将病人治疗全过程的所有信息全部电子化、结构化,将包含病人医嘱、处方、检查、检验、手术、监护、心电、麻醉等方面的信息全部电子化,最后全部由电子病历统一管理。所以电子病历的底层所要支撑的系统是医院基本管理信息系统(HIS)、 检验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图像归档通信系统(PACS)、临床辅助信息系统(CIS)。目前我院的电子病历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经过两年的全面使用已经能够实现在一台工作站上可以开各种检查检验申请单,浏览检验、MRI、CT、B超、内镜、监护、手术、心电等电子化信息,甚至手术记录、病人谈话记录也全部电子化,我院的纸质病历全部是统一的A4电子打印单格式,彻底摆脱了以前病历中各种大小规格各异的纸张格式,病历整齐化一。而且我院电子病历做到了一张U盘或光盘可以全部带走自己的图文病历(包括各种图像信息),可以方便地将病历保存到自己家的电脑中进行浏览,也方便到他院治疗。
回过头来看,我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所走过的路,我院坚持的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不走回头路、更不推倒重来”,技术上是“以我为主、统筹规划、自主完善、为我所用”的道路。每个系统都选择了当时国内最好的软件系统,因为每引进一个好的软件就等于引进了一套好的管理思想,先实施应用,然后再完善开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效率更高。这也是选择任何没有医院软件开发经验的纯计算机软件公司开发所不能达到的。
经过10多年的建设,我院已培养出了既了解医院管理流程又能站在软件的数据构架层面进行系统结构建设的高端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及有丰富的软件编程经验的开发人员,他们能够完成软件的修改再完善,其实为了EMR的实施我院已经将一期HIS软件做了近75%的修改甚至是代码重写、LIS做了近40%的修改,并且LIS数据库也从SQL SERVER转换到了ORACLE上,甚至为了提高全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及可控性,EMR的数据库也从CACHE转换到ORACLE上了。这在湖南省独此一家,在全国也列居前5家的领先水平,所以我院的软件、硬件、网络的技术构架向来都坚持自己规划,不会受制于任何厂商的技术束缚,坚持必须“以我为主”的思想。
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技术上难点在于如何将HIS、LIS、PACS、CIS四大系统统一整合到EMR中,为此我院在2009年4月就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上有名的ENSEMBLE集成平台软件成功实现了HIS、LIS、EMR、PACS、CIS的信息交换。近两年的实践证明集成平台的采用是医院信息化软件发展、区域及远程医疗发展的最佳技术实现途径及发展方向。它可以将各种精品软件进行有效的集成,形成“优+优”的信息系统构架,便于系统高效的扩展,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行业内两个难点问题:一是避免使用后期好的软件而推倒重来现有所有软件的发生;二是不敢选择好的软件长期受一家软件厂商的技术制约。有了集成平台技术将来在我院参与区域医疗及集团化区域化医院发展方面必将大有作为,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我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还很长,目前我院正在积极进行ERP、OA等系统建设的技术论证,相信我们有了实现基于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化建设实施经验,再加上我们过硬的技术队伍,在管理系统信息化方面我们也会走的很好。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
第 15 名
第 4 名
第 1 名
第 4 名
第 2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