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

7大“秘笈”,教你如何让宝宝远离“空调病”

时间:2012-07-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上午9点多,长沙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里人满为患,尤其是儿童输液区,更是被一波接一波前来挂水的孩子挤了个水泄不通。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前,不少母亲抱着患有热感冒的婴儿,焦急地在候诊室等待,“大热天,怎么孩子也爱得感冒?”

  来自天心区友谊路的王女士已经是第二次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医院了。她的孩子在这段时间反反复复的患上感冒。越是天气热,越是容易得感冒。王女士担心孩子的身体,都几乎不敢让孩子外出,怕孩子接触到户外的病毒。只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带着孩子在小区下面转悠一下。虽是这样悉心照顾,但还是患上了感冒。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王曼知主任也指出: 每当炎热的天气一到,空调也将大派用场,然而,身子较弱的宝宝在空调房里呆久易得空调病,主要表现为容易疲倦,大便稀薄,食欲不振,经常腹泻,反复感冒,甚至出现过敏性鼻炎、结膜炎。为防患于未然家长在夏季需学会科学用空调,这样孩子才能安然度夏。

  到底应该如何防止宝宝患上“空调病”呢?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王曼知主任透露了7大“秘笈”:

  1、空调的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室温26℃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比室外低3℃~5℃为佳。另外,夜间气温低,应及时调整空调温度。

  2、时刻保湿。

  (1)使用加湿器。

  (2)用一些容器装上水摆在屋子里。

  (3) 经常开窗通风,室外湿润的空气会调节室内的湿度。

  3、小儿皮肤娇嫩,出汗较多,服装用料应具有柔软、吸湿、透气性好和洗涤方便的特点,以浅色的纯棉或纯针织品为宜。在空调房里宝宝衣服要比成人多一件。

  4、开空调每6~8个小时应通风换气,最长也不要超过12小时,每次换气20~30分钟。尤其是傍晚开空调一直到晚上睡觉,在睡觉前应该换一次气。开空调的房间可以开一道小窗,有利于空气交换。换气时不想关空调可以把空调制冷温度调至最高。大人应避免在室内吸烟。如宝宝是过敏体质或呼吸系统有问题,可在室内装空气净化机,以改善空气质量。

  5、晚上睡觉要给宝宝盖好被子,不要太厚,要把肚子、胸、肩膀、关节等敏感部位盖上。如果孩子习惯性踢被子,可以用床套给小孩做一个睡袋。用规格为2m×1.5m的床套,长的一边对半折,即1m×1.5m;在头部留口,两边分别缝上拉链即可。

  6、大约每隔半个月,家长要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空调的空气过滤岗(过滤膜),这样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同时,空调器中的冷却盘也要定期清洗。

  7、每天至少为宝宝测量一次体温。

  还需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直接从外面进入空调房间,也不要从空调房间直接去外面,要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因为迅速的温差变化最容易让孩子感冒。很多家长们虽是照顾周到,但大多都忘了这一点。尤其是带着孩子逛商场的妈妈们,因为商场的空调温度往往都比室外低很多,一进一出之间大人都容易患上感冒,更何况小孩子?

  通讯员 陈颖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第四届“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夏令营再升级

  7月26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第四届“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夏令营在医院二楼多功能厅启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也参与学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急自救能力,本届夏令营活动较前三届进行升级,分“家庭组”和“学生组”两期举行。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30组家庭和60名中小学生分别于7月26日全天,及29日、30日上午集中进行了学习。 两期活动各有侧重 家庭与孩子同时学   在7月26日“家庭组”的急自救夏令营活动上,30组家庭准时到达会场,现场座无虚席。当天的学习分上、下午两场。在上午的急自救知识课堂上,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邵启兵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模拟孩子们可能遭遇的“危机状况”,随即作出“现场判断”,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作出“正确处理”。比如:小明从网吧回家后,遭遇“危机”——突发下腹绞痛、恶心、拉肚子、视物模糊;随即作出“判断”——小明可能中暑,并“深入分析”中暑原因——一种是网吧空调房久待后离开,温度反差大,另一种是网吧通风差,人群拥挤,二氧化碳浓度高。通过详尽的分析,孩子和家长对中暑和近来的热门词语“热射病”有了直观的认识;邵医生随即指导大家“正确处理方式”——中暑患者应马上移至阴凉通风处,利用冷水为其身体降温,并喝冷盐开水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病情较重者,需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急救治疗。   课堂中,为了调动孩子和家长学习的积极性,邵启兵医生合理分配讲课时间,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三到四种不同急自救的情况和方法,然后进行“有奖问答”,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进行放松,同时达到复习强化的效果。       在下午的实践演练课程上,针对溺水后引起的呼吸道窒息和异物卡喉,急诊科和儿科的6名专业指导老师手把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践演练,分别负责5组家庭的现场教授。学习之后,每组家庭派代表进行比试,儿科五病室副主任张小佛为总评委,根据各指导老师的打分评选出优胜组并给予奖励。 在一片紧张、有趣的学习氛围中, 30组家庭通过考核接受了医院颁发的“急救能手家庭”证书,并获得家庭急自救药箱一个。 不少家长表示,自己平时掌握的急自救知识不多,给孩子的帮助太少,和孩子一起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全家人都能在避免安全隐患的问题上受益,一举两得。基于此,不少家庭现场表示,要求预约报名参加明年的活动,继续学习更多的急自救本领。   7月29日至30日上午,60名学生再次开营,虽然没有家长陪同一起学习,但是孩子们在实践演练课程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心肺复苏,包含心胸外按压和人工吹气两个部分,一般来说需要进行5个周期才能完成救助。然而孩子的力量有限,如果此时是由两个孩子配合着进行,那么救助的强度能由两人分担,救助的质量也会提升。急诊科主治医师丁宁表示,在意外急自救中,人与人之间的协助救助往往能令其事半功倍。 微活动再出击:“生活急自救,我问你支招” 在举办暑期急(自)救知识夏令营的同时, 7月22日至7月26日在新浪官方微博“@长沙市中心医院”上再次发起微活动“生活急自救,我问你支招,大家一起学!”。 只要成为“@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微博粉丝,参与转发并回复“@长沙市中心医院”发布的#生活急自救#问题帖,再@长沙市中心医院,就有机会成为“最佳支招”,获得价值120元的实用家庭急救药箱一个。 活动一经发布,就收到了微博粉丝的踊跃支持。微博小编每天刚一发布题目,马上就有粉丝“跟进”。“夏天游泳是最佳运动方式之一,但是每年发生溺水的情况也很多,当遇到溺水的情形时,你会采取紧急施救吗?”微博粉丝 @魏美女vivi 马回答:“先保证自己游泳技能好才能下水救人,救人后如果发现溺水者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请旁人拨打120急救。”……截止7月26日,共有20名微博粉丝成为“最佳支招”,领取到了家庭急救药箱,并在微博上开心晒奖品,好评“@长沙市中心医院”。 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表示,每年的7月、8月暑假期间,孩子意外伤害频频发生,溺水、中暑、烧烫伤、身体各处摔伤、异物卡喉等各种意外伤害情况都可能发生。我院每年在暑假定期举办“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知识夏令营,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成为一名家庭急救员,在危机情况下既能自救也能帮助他人。 宣传科 秦璐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