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

年轻人易成白色瘟疫的“俘虏”??世界结核病日:长沙市中心医院牵手林科大,保护年轻的你

时间:2014-03-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怎么可能得了结核病呢?这可怎么办?……”一名大二的“男同学”正在为自己患上了结核病而焦急烦恼,而台下正有150余名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烦恼”。3月21日上午9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活动。在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即将到来之际,长沙市中心医院牵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举办“院校牵手,保护年轻的你”特别活动,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警惕:结核病偏爱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活动一开场,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工作人员首先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们放映了一部影视大片《功夫结核》,迅速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功夫结核》由国家卫计委精心制作,用卡通形象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在我国,肺结核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一直稳居前三,结核杆菌可以感染人身体的多个器官和部位。当前,全世界结核病死亡人数正在上升,其中75%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并且耐药性结核病的出现,令结核病治疗的难度正在加大。

  认识:结核病从未离我们远去

  

 

  《我不是故意的》是长沙市中心医院精心为林科大的学生们编排的小型独幕剧。这个创作剧本是根据去年一个真实的“结核公共事件”改编而成。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得知自己患上结核病后,因为害怕隔离治疗和同学们“有色眼光”,自欺欺人地像往常一样在学校里若无其事的学习和生活。几个月后,寝室的室友和班上的同学们陆续发烧咳嗽,去医院检查均被诊断为结核感染,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独幕剧再现了当时学生患病后的心态,提醒同学们“知情不报”的严重后果,以此呼吁市民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病情,尽早就医。

  

 

  

 

  随后,在《结核病:谁说“痨”不可破》的知识分享会上,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七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裴异与同学们分享了她在肺科医院工作中遇到和看到的年轻人患结核的不同案例。裴异表示,对于结核病,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它。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只要坚持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就一定能治好。另外结核病也是一种很厉害的呼吸道传染病,随地吐痰、对着别人近距离地咳嗽、打喷嚏都有可能传播结核菌,传染他人。因此,结核病患者要加强对他人的保护意识,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掩口鼻,以免传染给他人,更不要随地吐痰。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感动:女大学生勇敢对抗结核,母亲殷殷告诫在校学生

  

 

  18岁的晓晨(化名)是目前最让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四病室医生揪心的患者,这个湖南师范大学大一的学生于2月19日被紧急送到长沙市中心肺科医院四病室抢救,入院时十分衰弱,气促,通过抽血化验及胸部CT检查,诊断为“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由于肺结核病灶广泛,晓晨的通气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免疫力差、容易感染,再加上她仅对四环素、磺胺药敏感,其他余均耐药,病情十分危重,几度出现心脏骤停,多次抢救,生命危在旦夕。作为一名刚进大学校园的新生,晓晨一直都是母亲刘春连的唯一骄傲。可是现在,晓晨却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挣扎在死亡线上,母亲刘春连身心俱疲。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四病室的医护人员们陪着晓晨渡过一个个难关,打赢一次次战役,坚定地守护着女孩儿,令这位母亲十分感动。

  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到来之际,医院的工作人员真诚地邀请刘春连参加此次结核宣教活动。刘春连欣然答应了。当晓晨积极治疗、抗击结核的视频播出后,刘春连再次落下了眼泪。她殷殷地告诫在座的大学生们:“大学生活是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之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身体,不熬夜,多锻炼,保证营养,如果身体出现不舒服时要及时就医。很多病在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不在乎、不重视,身体是最重要的,有了好的身体才有一切可能”。在座的同学都被晓晨的坚持和她的母亲的坚守所感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同学表示,平常很少关注健康,熬夜、睡懒觉、吃饭不规律都有发生,现在发现,长期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

  “七分筛检法”教你自查结核

  

 

  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七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裴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活中,市民可以采用“七分筛检法”这种简单的结核病自测方法进行判断。即以下项目中总分达5分以上,建议到结核病专科进一步诊疗,以便及早诊断及时接受治疗。检测项目如下:咳嗽两周(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没有食欲(1分);体重减轻(1分)。

  肺科医院首席专家做客电台谈结核

  

 

  3月24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当天,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首席专家、肺科三病室主任李春香于11时应邀做客湖南人民广播电台FM102.8新闻频道《轻松活过一百岁》节目,为广大市民讲解结核病的防控知识。李春香提醒广大市民,每年的3-5月是肺结核病的高发时段,市民朋友应该多关注身体健康,发现可疑结核的症状应及时检查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第四届“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夏令营再升级

  7月26日上午,长沙市中心医院第四届“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夏令营在医院二楼多功能厅启动。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也参与学习,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急自救能力,本届夏令营活动较前三届进行升级,分“家庭组”和“学生组”两期举行。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30组家庭和60名中小学生分别于7月26日全天,及29日、30日上午集中进行了学习。 两期活动各有侧重 家庭与孩子同时学   在7月26日“家庭组”的急自救夏令营活动上,30组家庭准时到达会场,现场座无虚席。当天的学习分上、下午两场。在上午的急自救知识课堂上,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邵启兵通过PPT图文并茂的形式,模拟孩子们可能遭遇的“危机状况”,随即作出“现场判断”,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作出“正确处理”。比如:小明从网吧回家后,遭遇“危机”——突发下腹绞痛、恶心、拉肚子、视物模糊;随即作出“判断”——小明可能中暑,并“深入分析”中暑原因——一种是网吧空调房久待后离开,温度反差大,另一种是网吧通风差,人群拥挤,二氧化碳浓度高。通过详尽的分析,孩子和家长对中暑和近来的热门词语“热射病”有了直观的认识;邵医生随即指导大家“正确处理方式”——中暑患者应马上移至阴凉通风处,利用冷水为其身体降温,并喝冷盐开水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病情较重者,需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急救治疗。   课堂中,为了调动孩子和家长学习的积极性,邵启兵医生合理分配讲课时间,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三到四种不同急自救的情况和方法,然后进行“有奖问答”,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进行放松,同时达到复习强化的效果。       在下午的实践演练课程上,针对溺水后引起的呼吸道窒息和异物卡喉,急诊科和儿科的6名专业指导老师手把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践演练,分别负责5组家庭的现场教授。学习之后,每组家庭派代表进行比试,儿科五病室副主任张小佛为总评委,根据各指导老师的打分评选出优胜组并给予奖励。 在一片紧张、有趣的学习氛围中, 30组家庭通过考核接受了医院颁发的“急救能手家庭”证书,并获得家庭急自救药箱一个。 不少家长表示,自己平时掌握的急自救知识不多,给孩子的帮助太少,和孩子一起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全家人都能在避免安全隐患的问题上受益,一举两得。基于此,不少家庭现场表示,要求预约报名参加明年的活动,继续学习更多的急自救本领。   7月29日至30日上午,60名学生再次开营,虽然没有家长陪同一起学习,但是孩子们在实践演练课程中加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心肺复苏,包含心胸外按压和人工吹气两个部分,一般来说需要进行5个周期才能完成救助。然而孩子的力量有限,如果此时是由两个孩子配合着进行,那么救助的强度能由两人分担,救助的质量也会提升。急诊科主治医师丁宁表示,在意外急自救中,人与人之间的协助救助往往能令其事半功倍。 微活动再出击:“生活急自救,我问你支招” 在举办暑期急(自)救知识夏令营的同时, 7月22日至7月26日在新浪官方微博“@长沙市中心医院”上再次发起微活动“生活急自救,我问你支招,大家一起学!”。 只要成为“@长沙市中心医院”的微博粉丝,参与转发并回复“@长沙市中心医院”发布的#生活急自救#问题帖,再@长沙市中心医院,就有机会成为“最佳支招”,获得价值120元的实用家庭急救药箱一个。 活动一经发布,就收到了微博粉丝的踊跃支持。微博小编每天刚一发布题目,马上就有粉丝“跟进”。“夏天游泳是最佳运动方式之一,但是每年发生溺水的情况也很多,当遇到溺水的情形时,你会采取紧急施救吗?”微博粉丝 @魏美女vivi 马回答:“先保证自己游泳技能好才能下水救人,救人后如果发现溺水者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请旁人拨打120急救。”……截止7月26日,共有20名微博粉丝成为“最佳支招”,领取到了家庭急救药箱,并在微博上开心晒奖品,好评“@长沙市中心医院”。 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表示,每年的7月、8月暑假期间,孩子意外伤害频频发生,溺水、中暑、烧烫伤、身体各处摔伤、异物卡喉等各种意外伤害情况都可能发生。我院每年在暑假定期举办“爱心小精灵杯”急自救知识夏令营,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成为一名家庭急救员,在危机情况下既能自救也能帮助他人。 宣传科 秦璐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