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生殖医学研究院

“严重致残出生缺陷预防与干预培训班”成功举办

时间:2014-06-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6月13日至17日,为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落实《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的要求,湖南省卫生厅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处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共同举办了“严重致残出生缺陷的预防与干预”培训班,14个市州及部分县市区100余专业技术人员及领导干部参加了本次培训。

  此次培训专门邀请了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代礼博士、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盛小奇院长和多位专家进行授课。专家们从我国面临的出生缺陷严峻形势、开展出生缺陷级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原则和工作任务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出生缺陷的现状、危害和特点,系统讲授了出生缺陷干预步骤、方法和措施,以及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早期识别与处理,代谢组学新技术、新进展等。通过培训,全体参训人员更加明确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了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防治方面的前沿科技和新方法,为有力推动全省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放开的情况下,意味着更多高龄女性有机会生育二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机率。专家们提出:作为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和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一定要着重抓好出生缺陷一级、二级、三级干预三个环节,要加强宣传倡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婚检、孕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我省出生人口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27周早产儿康复出院

6月24日晚,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忙得热火朝天,因为收治了一位胎龄275周、体重1150克的早早产儿。   刚来时,宝宝反应很差,皮肤薄嫩,呈胶冻样,呼吸困难,需要气管插管下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为了抢救这个幼小的生命,全体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松懈,管床医生李素萍更是将他当作自己的宝宝一样精心救治。患儿血管非常细,穿刺很困难,大家力尽做到“一针见血”。宝宝皮肤非常娇嫩,为了防止被胶布粘伤皮肤,同事们想出自制“双面不粘胶布”,减少了皮肤损伤和感染的机率。小家伙不能自己吃奶,一吸吮就发绀,我们就一毫升一毫升用胃管注入胃内。 在治疗的一个多月中,患儿经历了呼吸窘迫、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脑膜炎、反复呼吸暂停等,经过无数次的日夜抢救,就这么一个极其脆弱的小生命,在大家全力救治和悉心护理下,闯过了死神的重重考验,展现出他顽强的生命力。 58天后,患儿转危为安,8月20日康复出院。出院时,复查眼底筛查等各项检查均正常,宝宝体重增至1810克,每次能自己吃完35毫升奶。 新生儿科:程煜娟 2014年8月24日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孩子第一次来月经几天
冷启刚
回答: 孩子第一次来月经一般持续3-7天,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初潮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经量通常较少,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初潮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女孩首次月经持续3-5天,经血颜色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伴有轻微腹痛或腰酸。部分女孩因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慢,可能持续5-7天,但每日经量较少。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导致经期延长或缩短,若未超过7天且无大量出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冷水,可适当热敷腹部缓解不适。 若月经持续超过10天、单日经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6片,或出现严重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警惕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经期紊乱可能影响血红蛋白水平,导致缺铁性贫血。家长应记录孩子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初潮后1-2年内周期不规律多为正常现象,但持续异常需通过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 初潮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保证每日饮水量。心理上需给予正向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月经生理意义。若出现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禁止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