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湘潭市首例“双膝关节置换手术”获得成功

时间:2011-03-2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24日,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家住湘潭市岳塘区下摄司的裴铁根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在家人的帮助下打点行装出院了。20天前,他在该科接受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今日终于告别了5年来的痛苦,不再靠家人搀扶着行走了,他连声说:我今年74岁,已住院多次,第一次见到有这样好的科主任和护士长,手术做得如此精湛,服务体贴到位,令我全家人非常满意,他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裴大爷从2006年开始,双膝关节疼痛、肿胀、麻木,一直在单位职工医院行保守治疗。今年2月,自感症状加重,双膝不能运动了,一动就痛,只能呆在床上度日。今年3月2日便住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骨外科主任张海兵、副主任罗石红、易红卫为裴大爷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发现患者双膝关节畸形,双下肢力线内翻、呈“O”形腿改变,X光片提示双膝关节间隙狭窄,软骨、半月板消化,膝关节功能基本丧失,只能依靠手术根治。但裴大爷年事已高、又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且心电图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左房压过高等情况,手术风险极大,对麻醉也特别高,要采用对生理功能干扰少、安全范围大、用药量小、便于调节麻醉效果的药物。3月4日上午9点30分,麻醉科主任周正阳采用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动脉测压,术中控制性降压等方法,为患者施行“硬腰联合麻醉”。术中麻醉效果非常满意,患者血压、心率等多项生命体征平稳。在骨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合作下,整个“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非常顺利,历时6小时完成。3月9日上午,医生宣告裴大爷闯过了“术中失血关,术后感染关,膝关节重建及功能恢复关”,双膝关节已经能作屈伸活动。

  骨外科主任张海兵介绍说:像裴大爷这种双膝关节功能基本丧失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为分期手术,但为了减少裴大爷的痛苦和手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在他本人及家属的同意与支持下,经过本科专家组讨论与研究,决定对裴大爷实施 “双膝关节置换手术”, 一次性根治裴大爷膝关节疾病。据悉,双膝人工关节同时置换手术在湘潭市尚属首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血流动力学检测能评价药效吗
高云
回答: 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以间接评价部分药物的疗效,但需结合具体药物类型和治疗目标综合判断。血流动力学检测主要用于监测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包括血压、心输出量、血管阻力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为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提供客观依据。 对于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如降压药、强心药或血管活性药物,血流动力学检测能直观反映药效。例如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通过检测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变化可评估其扩张血管的效果;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时,监测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能判断升压作用是否达标。这类药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与临床疗效通常存在明确关联。 对于非心血管系统药物,血流动力学检测的评价价值有限。如抗生素、降糖药等药物需要通过微生物学或生化指标评估疗效,血流动力学参数仅能反映药物可能引起的循环系统副作用。某些靶向药物虽可能间接影响血流动力学,但参数变化与治疗效果未必相关,此时需结合影像学或分子标志物进行综合评价。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药物作用机制选择匹配的疗效评价方法。对于需长期用药的患者,定期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但不宜将其作为核心疗效指标。同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基础疾病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避免单一依赖血流动力学数据评价药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