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总医院

西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我院接受检查治疗

时间:2014-03-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3月21日,由西藏拉萨方向开往广州的T266次列车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是从西藏高原几经周转来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这批来自西藏那曲、日喀则和拉萨地区的23名藏族患儿,其中最小的4个月,年龄最大的19岁。

  据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张卫达主任介绍,由省慈善总会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联合发起的“大爱救心”活动共安排了181名西藏患儿来广州总院进行免费手术,目前是第七批西藏患儿,第八批16名患儿计划在本月26号接来广州。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西藏患儿更快的融入新环境,这23名患儿集中安排在一个病区,每个病房专门安排一名护士,陪同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和医疗服务。根据藏族饮食习惯,营养科还精心准备了适合藏民口味的特色食谱。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还对病区进行了精心布置:走廊挂满了彩色气球,病房墙上的红色中国结和用藏文写着“祝您早日康复”、“扎西德勒”等祝福,让人倍感温馨。闲暇之余,护士们还和藏族小朋友玩起了游戏,整个病区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3岁小女孩斯巴卓玛,来自那曲双湖县海拨最高的无人区,靠低保维持生计的贫困家庭,不到一岁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内向羞涩的她,刚到的时候由于语言不同,一直躲在妈妈身后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为了让她尽快适应环境以方便治疗,心脏外科的护士们不仅给她送来了玩具和零食,还找来了5岁小姑娘云旦巴宗充当小翻译,在大家的努力下,斯巴卓玛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11岁的旺多,来自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双湖县海拔5000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旺多,这次与奶奶一起来到了广州。一住进病房,护士就发现小旺多总是低着头,走路也特别慢,在与随行的藏族带队老师交流中了解到:原来在来广州的火车上,因为跟小朋友玩耍,小旺多的脚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随行的医生只为他做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了解情况后,心胸外科的医生和护士为旺多清洗伤口、擦药、包扎……

  7年来,广州军区总医院“大爱救心”张卫达团队先后70余次下乡义诊,5次深入新疆戈壁,18次往返青藏高原,行程近3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广东、云南、贵州、湖南、西藏、新疆等9个省区,涉及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9个民族,成功为7000余名贫困家庭患儿实施手术,减免医疗费用超过1个亿。张卫达团队先后开展各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0余种,涉及病种100余种,最小手术病人出生才5天,体重不到3公斤,屡次创造了生命奇迹。如今,“大爱救心”活动已经成为救助贫困家庭“范围最广、年龄最小、难度最大、费用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品牌项目,并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 

医院动态

更多 >

战斗英雄麦贤得来院复查并向医院赠送诗歌

6月17日下午,“战斗英雄”麦贤得在妻子李玉枝的陪同下,与当年照顾自己的护士,如今也已经年过八旬的李金爱老人一起,再次来到医院,把自己对医院的感激之情融入一张亲手完成的硬笔书法,送到了医院领导手中。 黄政委在党委会议室与麦贤得一行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麦老此行是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夫人李玉枝代表他表达了对医院的深深感激之情,表示父母给了麦老第一次生命,广州总医院给了麦老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李金爱老人是当年照顾麦老的护士长,回忆起当时抢救的情景,老人仍然历历在目。当时刚生完孩子的她,毅然将孩子交给家人,自己则坚持每天3次帮麦贤得擦洗身体,帮他喂饭洗脸,教他用左手写字,手把手帮助他进行右侧躯体康复锻炼。在麦老做完手术后的13天关键时间里,她寸步不离,没有离开手术室一步。时光荏苒,当年的三位年轻人,如今都已是白发老者,再聚首时已是50年后,时过境迁,唏嘘不已。 黄政委代表医院全体官兵向老英雄表示致敬,并表示麦老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骨髓,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李玉枝老人是无名英雄,与麦老风雨同舟;李金爱老人是总医院的前辈,默默无闻多年,都值得大家学习。黄政委指出,习主席在视察南海舰队时两次提到麦老,麦贤得的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体现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新时期更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医院将会尽全力,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仪器、最好的药品、最好的护理为老英雄服务 。 麦贤得与妻子一起将自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精心画格对准完成的诗歌《重生五十年感怀》亲手赠送给了黄政委,感谢医院的全力救治和精心照顾,祝愿医院发展越来越好。 “八六海战负重伤,专机接送流花畔,领袖关怀元帅探,专家云集医院忙,明铎执刀金爱守,四度探颅奇迹创,广总战友情似海,党和人民恩如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